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李天威表示,生态环境部坚持两手并用,一手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大气环境,另一手创新管理思路,综合运用金融、价格、财税、环保差异化管理等政策,激发大气污染治理的内生动力。
“这些年我们也是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极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绩效提升。”李天威举例称,在价格方面,我们出台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政策,指导地方制定了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差别化的电价、水价。在财税方面,中央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对改造项目予以支持,完成改造的企业还能享受环境税、购置税等减免优惠政策。在环保监管方面,落实超低排放和环保绩效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不停产、不限产,环保检查“无事不扰”,保障绿色、优质产能能够尽量发挥。
李天威介绍,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技术引领。建立以环保绩效分级为引领的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制定分行业基于绩效水平的大气污染治理可行技术目录,动态更新、迭代升级,实现技术减排。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拓展环保绩效应用场景,形成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扶优汰劣,让环保投入高、绩效好的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三是突出标准引领。对整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行业,逐步将超低排放要求转化为强制性排放标准,以标准倒逼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四是强化执法监管。对环保水平低、投入小的企业加强执法监管,对存在偷排、漏排、弄虚作假等主观恶意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严厉处罚,提高违法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