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晓灵
集理论之思,汇大家之言。《理论圆桌会》栏目,紧跟理论热点,关注理论动态。
本期主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单列一部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为我们做好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改革作出重要安排,进一步深化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原创性贡献。“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全文】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个坚持”。这“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既有政治性、理论性,又有历史性、实践性。
准确把握大安全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大安全理念,主张国家安全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并且还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
准确把握原则方法。针对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安全问题的内外联动性、跨域传导性、突变放大性等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在党和国家事业层面,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注重国家安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协同性,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环节。在国家安全本身层面,强调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国家安全各方面工作统筹开展、协调同步,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传导、叠加。【全文】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阅读【理论圆桌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文章
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
⑤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⑦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⑧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⑨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⑿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
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⒄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⒇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2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