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化政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动提升政务数据精细化管理和安全保护水平,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政务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规范有序开展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安全防护和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径。现刊发各试点单位经验做法,供交流学习。
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分类分级
驱动精准数治深度落地 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武清区充分结合智慧武清(一期)、数据安全治理脱敏及防泄漏等项目建设,形成“分类分级+安全防护+开发利用”的“数治、数安、数用”三合一模式,安全合规、稳妥有序推动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取得实效。
一、统筹分类分级管理,“数治”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定并实施《武清区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专班工作方案》《武清区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设立由区领导担任专班组长、17个区级部门和35个镇街园区分管领导组成的区级数据工作专班,同步建立会议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及专家咨询制度,高效推动数据分类分级治理、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二是技管结合不断优化。建成区数据中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结合区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安全治理及数据脱敏/防泄漏项目建设,建成区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数据分类分级治理工作台,形成区政务数据分类分级能力矩阵。制定区级《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指南》《数据分类分级清单》《典型业务数据活动场景SDL建模图》等规章、规范、标准14项,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三是资源协同不断加强。组建区政务数据分类分级攻坚小组,针对各单位数据专员分批开展“一对一”式培训,对分类分级结果开展联审确认,确保数据分类分级符合实施方案、工作指南以及区级部门实际业务需求。
二、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数安”保障持续增强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按照《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天津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等要求,配套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分解细化各级党委、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责任义务,细化监督考核及实施问责的具体依据,确保网络安全制度落实精细化、流程化、高效化,每季度组织召开区网络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工作会议,切实发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二是加强应急保障。高标准落实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全年共开展应急演练6场。创新演练模式,组织与宝坻区联合开展“宝武铸盾”—两区联动网络安全攻防应急演练、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联合开展“协同铸盾”三地联合网络数据安全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强化预警通报。建立网络安全风险预警处置闭环机制,充分发挥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安全监测能力,加大安全风险监测和信息通报力度,制发《涉武网络安全函告单》280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威胁预警》50期,完成400余个相关技术漏洞风险排查,有效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三、聚焦数据开发利用,“数用”效能不断提高
一是数实融合发展不断加速。对照《天津市政务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天津市政务数据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规范(试行)》要求,累计梳理完成18个业务系统的119个数据库、4000余个数据表、8万余个数据字段。突出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组织百余家区属国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梳理全区84个单位、2500余个信息类、3.3万余个信息项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二是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突破。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市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天津市数联网应用先行区,制发《武清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试行)》,构建“1+3+X”制度体系,加速推进数据运营及安全治理监管平台建设,联合市农业农村委,挂牌上架全国首个农村土地流转信用评价类型的区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项目数据产品。三是数据要素价值逐步释放。开展“数据要素×”、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等典型案例征集宣传,会同北京通州区、河北雄安新区共同承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区域协同赛道活动。智慧武清及专项应用项目荣获“数据要素×”大赛天津分赛一等奖及最佳技术创新奖。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信天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