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今年政府给我们发了500块钱补贴,给我们出行减轻了一点压力,感觉很暖心。”2月18日,贵州平塘县2025年农村劳动力集中返岗有组织输出活动出行仪式现场,务工群众杨飞对美好“钱”程充满信心。
平塘县就业局副局长罗琳妍告诉记者,此次集中返岗有组织输出活动是平塘县近年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返岗队伍中共有自驾车350辆、客车6辆,共搭乘1780名务工人员前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务工。
这次活动,只是贵州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来,贵州省各地在加强劳务协作稳岗、组织点对点输出、加大就业服务供给上做文章,帮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在安顺市,今年来当地已先后组织22趟专车(专列),共计输送了5063名务工人员前往广东、浙江等地就业。“政府不仅给我们买了车票,还安排了专人护送,真是太贴心了!”来自镇宁自治县的李大姐还是第一次乘坐返岗务工专列,进站、检票等乘车环节“一路绿灯”。
在黔西南自治州,当地的70名群众返岗就业坐上了免费“飞的”。返岗人员王利荣告诉记者,每次回来他都会看一眼有没有包机的政策,“这次也是很幸运能抢到,因为年后的机票,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根本坐不起。”
此次活动作为黔西南自治州2025年新春大返岗系列活动之一,通过“点对点”免费包机返岗服务,既解决了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又满足了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东部岗位资源与西部人力资源的共享共用、互补互利。
作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地级市,毕节市常年在外务工人数190万人以上,其中省外务工145万人。今年春节期间,毕节向温州、广州、福州等方向开行农民工“点对点”返岗专车、专列、包机34趟次,输送2万人次以上,帮助务工人员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
在黔西市,当地探索“就业+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着力解决返岗务工人员一老一小健康教育问题,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当地加强与东部18家人力资源机构及1259家中大型企业合作,对输送到就业地的务工人员未就业以前的吃住由合作机构全部免费承担,真正实现返岗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对点对、一站式保姆式就业输出服务。
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显示,在加强劳务协作稳岗方面,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赴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开展交流协作250次,积极争取支持,广泛收集省外用工信息,集中向省内投放。争取输入地人社部门支持,签订黔籍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协议,谋划协作示范项目,在共育技能人才、输出集中地培训、就业帮扶车间引进等方面发力,共同做好黔籍务工人员稳岗工作。
在组织点对点输出方面,从正月初三开始,全省各地通过组织专车专列点对点集中输出、自驾车队集中返岗等,积极引导返乡人员早返岗、早抢岗。目前,全省发送专车、专列、包机等已突破500多趟,“陆空联动”助力务工人员顺利实现返岗就业。
在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方面,全省各地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活动,设置返乡返岗服务点2051个,走访吉利、比亚迪等重点企业6009户,高频次高密度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537场、提供岗位120余万个,目前仍在持续开展中。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程瑞林)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