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授衔授勋仪式拉开帷幕,一千多位将军齐聚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辉与荣耀。
有人是一军之长,驰骋沙场二十余年,积攒下了不少战功,获得三块勋章;有人是军队政委,管战士们的吃喝拉撒睡,像老母亲操心孩子一般辛劳,最终跻身开国将军行列。
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军队兵种不断增多,人员不断扩充,可评定军衔的标准是严格的,固定的。
但在熠熠闪光的将星中,总有那么几位特殊的存在,譬如一辈子只开了一枪的“瑞金司令”贺诚;一辈子一枪没开,长征中救死扶伤的傅连暲,他们均斩获了中将军衔。
当然,除去医生,作战中的情报人员亦是功不可没,作为“龙潭三杰”中幸存下来的谍报工作者,李克农成了我军唯一一位没带过兵打过仗的开国上将,但他担得起。
党内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家境会比大多数中、高级将领要好。
龙潭三杰——钱壮飞、胡底、李克农,钱壮飞来自商人家庭,胡底是地主阶级出身,李克农的父亲也是正职单位的员工。
他们三个接受到的教育都还不错,李克农一路顺遂地读到了中学,毕业后在北京《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李克农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方向。
他办报创学,出版发行《自由之花》、《国民日报》,开办农业学校收纳学子,并于五卅惨案后,继续在外交事务上不遗余力地宣传。
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他于1926年年底正式被吸纳为党员,当时,他27岁。
国内的天是1927年变的,蒋介石一声令下,四一二反革命武装政变一发动,国共就撕破了脸,双方剑拔弩张起来。
在此之后,为了镇压全国各地野蛮生长的红军,国民党决定组织秘密特务组织,并将机构名定为中央俱乐部调查科。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部门,可在当时却对共产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情报从这里发出,消息从这里传递,任何的工作以情报而展开,红军在势单力薄、敌众我寡的危急局势下,打入敌人内部,窃听可靠的情报,是十分必要的。
在国民党没有注意的情况下,李克农参加了这一机构对外招收人员的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其中,谋得了无线电管理局新闻广播编辑的职务。
但敌人也是有戒心的,一个人在敌人内部,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陈赓为了行动顺利,又派遣了两位情报高手——钱壮飞和胡底,去配合李克农。
三人成立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归陈赓直属管理。
在此期间,李克农借助自己在局内的表弟徐恩曾的信任,逐步安插了许多党内的同志进来。
国民党的情报机构,在“三杰”的努力下,慢慢地就变成了自己人的江山。
前线打仗不容易,可是情报工作中的斗智斗勇也很是凶险,稍不留意,就会丢了一条小命。
国民党在当时也不是没留心眼,各个部门之间发送电报,都会加上密码,没有密码便读取不了。还有一些记录重要讯息的本子,也是上了锁,轻易看不到。
即便如此,李克农等人却未曾放弃过,他们利用计谋智取密码本,惊心动魄送情报,读取了蒋介石要攻打苏区的消息。
情报中,详细讲述了蒋介石准备什么时候发起冲锋,怎么打,计划大致是怎样的,一清二楚。
这一重大发现,对红军提前准备,沉着应战,粉碎第一二次围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潭三杰是传奇,只有李克农一人善终了。
钱壮飞在第二次南渡乌江时突然失踪,有人说他是在行军中掉队了,恰好飞机轰炸,他躲进树林子里被土匪绑票杀害了。
胡底因与张国焘意见相反,多次直言进谏,惹怒了张,被杀害于草地松岗地区。
只有李克农一人,走过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在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务。
情报工作的凶险,险在环境,它不同于真刀真枪,看得见摸得着。
敌人在暗他们在明,放的冷枪躲不及,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如果知晓了他们的难处,就会知道,他的上将,他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来都是当之无愧。
本文由大荟师红色文化【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