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平宁藩事略》中讲:“吾今日视义当为,事之成败,身之祸福,不计也。”

意思是,如果一件事符合你心中的正义,那就没有别的说的,义无反顾地干就完了。

做了这件事,或许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可能这件事还会给自己带来福报或是祸害,这些都是计算不过来的。

有的人为了利害得失会算得精明,然而,这样做,就容易瞻前顾后,失了良知。



同时,如果一味地做善事,却不去思考其中的道义,那么所做的善事也可能是恶事。

就比如有的人爱孩子,就会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导致过度溺爱子女。

有的人孝敬长辈,不分辨长辈说得是否有道理全去照办,从而愚孝地害己害人。

王阳明在《龙场生问答》中讲“惟命之从而不以道,是妾妇之顺,非所以为恭也。”



王阳明认为,凡事“过了头”,就没有坚持遵循天理。虽然我们做事不要太计较,但是并不代表不去思考,没有原则。

《王阳明心学日课》的作者度阴山讲,如何做到不计较?

首先,要明白凡是计较得来的,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其次,当你斤斤计较时,不妨去急诊室看看,生死面前,过于计较都没有意义。

再次,有心思计较的精力,不如看看中国历史书,那么多为历史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一生再轰轰烈烈,终究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结局。



《孙子兵法》中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一个真正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人,会把精力放在自我修炼上,让自己既能守得住本心,也能一战而胜,直冲九霄之上。

有句话说“当你坚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想来,当你坚定自己的志向时,你也是没有心思和别人斤斤计较的。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当自己一步踏出别人千步万步远时,你根本不用去在意,被甩地远远的人,他们内心的羁绊和纠缠。

因为,当你不再计较利益得失,心中眼中都有目标,你的良知会引领你知行合一,做对自己真诚的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