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2月17日援引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有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冲突结束后,将中国和巴西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人纳入驻乌克兰“维和部队”。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月18日的例行记者会回应道,对假设性的问题不做评论。
因为这是英国媒体援引未知美国官员的言论,有太多的未知成分,中方当然不会去正式回应。
虽然目前所谓中国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问题是一个假设性的议题,但我们也需要及早研究好应对之策,以备一旦这个议题成真时,我们能够从容应对。假如我们真的面临这个议题,对中国来说,是需要慎重决策、综合权衡、周密应对的难题。
首先要看俄罗斯愿意不愿意。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对于俄罗斯来说,北约国家特遣队进驻乌克兰这不可接受,俄罗斯代表团已将这一态度告知了在利雅得的美国代表团。在18日俄美会谈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拉夫罗夫说:“北约国家军队出现,即使打着他国旗帜、欧盟旗帜或本国旗帜,也不会改变问题的本质。这对我们来说是绝不能接受的”。因此这个所谓维和部队,北约国家理应不能出现,如果有北约国家军队,中国军队无论如何是不便参与的。
北约国家特遣队进驻乌克兰,无疑是将这种威胁进一步升级。这不仅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还可能导致军事对峙的加剧,使俄乌局势更加紧张和不稳定。一旦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无论他们打着何种旗帜,都将被俄罗斯视为对其主权的严重侵犯,这是俄罗斯坚决反对的原因。
其次要分析清楚美国的意图。
如果美国真有这个动议,背后必然有着复杂的政治意图。或许是不想再耗费更多的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或许是试图通过这一方式制衡欧洲,避免欧洲在解决俄乌冲突过程中影响力过大,通过引入中国、巴西等国,打乱欧洲的布局,维护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也不排除,把中国引入与俄罗斯的对立面,离间中俄关系,所以,要看具体的维和方式以及具体的中国维和部队部署地,特别是不能形成与俄罗斯军队直接对峙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自身的战略来考量利弊得失。从有利的角度来考虑,一是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大国地位。目前是俄美两个大国在谈判俄乌冲突停战问题,中国通过派出维和部队,可以体现中国在重大军事冲突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有利于进一步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一起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累计派出过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是迄今为止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俄乌冲突是大国间最复杂的军事冲突,向俄乌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将进一步突出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三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但中方也需要谨慎权衡出兵维和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后,虽然是应国际要求而进入,但也会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比如,如何确保维和部队自身的安全,如何做到俄乌双方都对我们的维和行动都满意,避免被卷入到复杂的政治纷争中,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复杂的难题。
所谓中国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将会是中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的维和难题。目前来看可能相对利大于弊,似乎不是不可以跨出这一步。但还是要进一步分析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动机与意图,在充分确保自身战略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做出最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