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听了家庭医生的建议,参加了大肠癌筛查,及时早发现!”日前,64岁的居民祝先生专程来到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医生护士表示感谢。

原来,祝先生平时身体还算健康,偶尔会饮点小酒。某天来中心配药,在家庭医生的问诊建议下参加了大肠癌筛查发现粪便潜血检查结果呈阳性。公卫医生立马联系祝先生来取检查报告,并详细地告知做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

随后,祝先生前往上级医院做了结肠镜检查,诊断出升结肠和乙状结肠的良性肿瘤,并有多发性的结肠息肉,及时住院进行了手术,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57岁的居民张阿姨身上,她原本有结肠息肉史,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在去年的检查中,发现了一处早期腺瘤。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


结直肠恶性肿瘤,俗称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早期症状隐匿,能够得到早期确诊的大肠癌患者比例低,很大程度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大肠癌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疾病,从而提高治愈率。

“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通过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我们能够提前察觉并进行相应检查。”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钟玲介绍,如果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交替腹泻便秘),大便性状改变(硬便、粘液便、形状变细变扁),排便费力(有便意,但解不出),反复腹胀、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以及其他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立即检查别拖延。

“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考虑进行筛查。如果有大肠癌家族病史、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以及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肥胖、吸烟、酗酒等情况,那更要提高警惕。”钟玲说。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汤真介绍,2013年起,中心面向辖区居民启动大肠癌筛查,通过对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遏制癌前病变向癌症的转变。2024年,中心大肠癌筛查工作共筛查居民2055人,粪便潜血检查结果阳性271人,查出癌前期病变26人。

“我们也会不定期地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宣传和服务活动,深入浅出地为居民讲解大肠癌的危害、高危人群、常见症状以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使居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肠癌筛查的意义和价值。”汤真说。

据悉,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是上海市政府确立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提高居民大肠癌防治认知、癌前病变的早诊断和早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成效显著。2025年度该项目即将于3月启动,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为本辖区户籍和常住人口50—74岁并参加本市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居民提供大肠癌筛查服务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示,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在工作日门诊时间内,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或者中心1号楼2楼预防保健科咨询预约。

医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也要均衡饮食,保证新鲜果蔬的摄入,尽量低脂低糖饮食,避免大量进食油腻、高糖、辛辣或者腌制食物,戒烟限酒。居民们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