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桂斌

近日,济南大学绿色飞翔环保协会百名师生组成“黄河生态宣讲团”,历时28天跨越沿黄9市,开展生态调研、科创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环保志愿服务,累计完成300公里生态廊道考察,形成16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力量。

团队创新构建“理论宣讲+研学实践”模式,依托水利与环境学院专业优势,开发水质科普小程序和生态打卡系统,实现环保知识可视化传播。通过“红领巾+大学生”联动机制,深入20余个社区学校,发放千余份科技志愿手册,开展10余场互动科普。


在文化传承方面,00后宣讲员在高青“黄河文化”博物馆生动讲述七千年治黄史,在戴村坝创新演绎古今治水智慧碰撞,于黄河入海口实地讲解三角洲生态变迁。团队成员还特别策划“我家乡的黄河变化”征集活动,不少中学生带着自制素材加入宣讲团,用青年视角讲述黄河故事。


此次活动通过与齐鲁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等高校学院相互合作,成功组建了黄河生态环保科技联盟,联合沿线9市的社区、学校、团体组织等开展科技志愿活动。

团队利用无人机观测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大学生带来的无人机观测系统,填补了我们传统调研的盲区,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淄博环保社团工作人员表示。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向生态保护一线转化。目前团队中半数以上成员正开展流域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等课题研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