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1月1日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淄博市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在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
落实责任筑牢防火堤坝。淄博市建立“市直部门包区县、区县部门包镇办、镇办部门包村居、镇村干部包农户”的“四级包保”责任制,组织镇、村、农户联合签订100万份“三禁”承诺书。沂源县鲁村镇王村村民齐登友表示:“签下承诺书既是对自己的约束,也是对森林安全的守护。”为筑牢防火堤坝,市级层面共成立5个常态化督导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区县、国有林场进行不间断、全覆盖森林防火督导检查,已累计派出1152个检查组,发现整改问题423项。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前往淄川区、沂源县、市鲁山林场等重点防火区域,实地督导调研,给森林防灭火工作注入一剂强心针。
管控火源拧紧“安全阀门”。去年年底,淄博市印发了《淄博市森林防火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市森林防火标准化管理现场会,推进防火工作。同时,公安、文旅、应急等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划定禁火区域,明确用火要求和处罚规定,全方位管控火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抓林区周边、进山路口等关键部位,185个防火检查站“严阵以待”,用金属探测器对进山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坚决不让火种进山。此外,他们还严格农事用火、生产用火审批,对违规用火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让火源管控无死角。
以宣传教育敲响警钟。在市原山林场,护林防火科工作人员经常走进林区周边学校,向师生讲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火灾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这正是淄博市秉持“防火就是防人”理念,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淄博市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知识和火灾案例。在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大风、干旱等高火险天气,淄博市各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用典型案例给广大群众敲响警钟。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发放宣传品4.7万余件,悬挂标语2200余条。
治理隐患消除潜在风险。全市组织开展了“五清”、灭草除灌、林区输配电设施治理和打烧防火隔离带行动,清除可燃物4000余吨。同时,还常态化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对重点林区、湿地周边设施进行拉网式检查,全方位排查隐患,从源头上防范火灾风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护林防火科科长杨玉江介绍说,“我们每年防火期都会部署可燃物清理行动,重点关注林区交界、林缘、林景区等重点区域,主要清除杂草、枯枝灌木等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
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今年1月份,淄博市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潍坊分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以保障航空应急救援供油。此外,为提升航空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淄川、博山、临淄、沂源4个国家级防火重点区县选定19处实施航空灭火直升机临时起降点。目前,全市已积极争取中央林业资金5000万元,计划在重点林区新建防火道路99.667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防火期内,淄博市累计检修林火视频监控和语音卡口900余个,维护灭火机具1万余台,维护防火道路25条、总里程50余公里。
立体防控快速响应。淄博市督促各区县、林场修改“一山一案”,将预案细化到每个林区、山头。全市370名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指战员24小时坚守岗位,1500余名护林防火专业队员集中食宿,前置备勤、带装巡查,遇有火情确保得到及时处置。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科科长孙科告诉记者,“我们在强化应急处置上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按照不提前通知、不设定脚本、不预设场景、不设定地点的原则,拉动各类森林防灭火队伍,确保救援体系运转流畅。”
市森防指副总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鉴表示,森林防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淄博市将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深化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提高“人防+技防+物防”水平,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
责任编辑: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