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一场汇聚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精华的“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颂赞歌)》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作为中央歌剧院在春节后整建制出演的首场演出,本场演出由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执棒,携手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带来卡尔·玛利亚·冯·韦伯与门德尔松两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其中,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为大陆首演。


音乐会以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选段作为开场,序曲的激昂旋律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为整场音乐会定下了浪漫而神秘的基调。随后,男高音韩钧宇和女高音刘艳花分别演唱了两首咏叹调,他们的演唱深情而富有感染力,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下半场,音乐会的重头戏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震撼登场。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结构和深邃的情感,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瑰宝。袁丁与乐团成员默契配合,将这部交响曲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当女高音李晶晶和夏羽的二重唱部分响起时,她们独特的音色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我本人对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在学生时期在德国指挥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就是这部作品。”袁丁曾在德国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求学,这所学校是由门德尔松亲自创办的,巧合的是袁丁当年的学生宿舍离门德尔松的故居只有几百米的路程,“我经常会在放学以后去门德尔松的故居,吸收一下他的艺术养分。”当确定要将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搬上舞台时,袁丁特别兴奋,“经过了13年的等待,我终于有机会把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听众朋友们。中国观众对于这部作品不是很熟悉,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决定把这部鸿篇巨制作为中国大陆的首演,搬上北京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交响曲》不仅有纯交响乐章节,更融入了丰富的声乐元素。女高音李晶晶和夏羽,以及男高音韩钧宇的加入,为这部交响曲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女高音歌唱家李晶晶表示,“这部作品不仅音乐性丰富,而且对演员的挑战性极大。特别是其中的二重唱部分,需要两位女高音在保持各自音色的同时,还要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歌剧院首次采用分屏的方式对当天的音乐会进行了线上直播。直播屏幕从上到下分为三个画面:最上方展示音乐会的整体效果,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中间画面则细致捕捉各声部的演奏细节,让观众能够深入欣赏到每一位演奏家的精湛技艺;而屏幕下方的画面则设置为评论区,观众可以即时互动,分享自己的观演感受。这种直播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音乐会的观赏界限,让观众在家中就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还极大地提升了高雅音乐的普及度和互动性,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卢旭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