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有个大新闻,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居然达成一致,全票通过了一份停火决议。这事儿有多稀奇?
看看俄乌冲突、巴以问题上五常的扯皮就知道,能让五国同时点头的决议,背后必然藏着共同利益。
这回的焦点是非洲的刚果(金)和卢旺达,两国冲突越闹越大,欧盟突然跳出来要求卢旺达撤军,中方也明确表态支持和平解决。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刚果(金)的矿产投资规模远超想象,这场战火背后,藏着多少大国博弈和资源争夺?
五常罕见“齐步走” 非洲乱局谁得利?安理会全票通过的这份决议,核心是要求刚果(金)的反政府武装“M23运动”立刻停火。别看文件上写得冠冕堂皇,背后全是算盘声。
刚果(金)和卢旺达互相指责对方支持武装势力,明面上是两国矛盾,暗地里却是西方殖民遗留的雷区——刚果(金)有254个民族,60年代才独立,民族纠纷、地区割裂全是当年殖民者埋的雷。
欧盟这时候出来施压卢旺达,法国提出的草案能顺利通过,说白了还是想在非洲继续刷存在感。但五常一致通过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冲突再打下去,谁都没法安心挖矿。
中国立场为何坚定?刚果(金)矿产有多“香”?中国在投票后第一时间亮明态度:支持非洲人自己解决非洲问题,反对武力干预。这立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刚果(金)的铜、钴储量全球领先,光是钴矿就占全球一半以上,而钴这玩意儿是电动车电池的核心材料。
你可能不知道,一块锂电池里钴的占比超过20%,说它是“钴电池”都不夸张。现在全球新能源车疯狂扩产,谁捏着钴矿,谁就捏着未来产业的命脉。
中国企业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刚果(金)铜钴矿带上有紫金矿业的“卡莫阿铜矿”,一年能挖920万吨;洛阳钼业拿下的矿是全球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之一;
金川集团、五矿集团这些巨头更是在当地砸下几十亿美元。粗略算算,刚果(金)80%的矿产开发靠中企撑场子,50%的钴矿开采权、80%的钴化学品生产全在中国手里。
为啥西方公司不来?修路通电这些基础设施成本高得吓人,加上电动车产业链大半在中国,他们就是想抢,也没那个本事接盘。
卢旺达军体拳打得漂亮,但这事不能站错队!有人看到卢旺达军队踢正步、练军体拳的视频,就觉得他们“亲华”“正义”,这误会可大了。
卢旺达支持“M23运动”打内战,真实目的就是抢刚果(金)东部的矿产——那里中企的投资最密集。战火一起,矿区运输线全断,中企每天损失以百万计。
更关键的是,中国历来坚持不干涉内政、维护主权完整,卢旺达越境搞事等于踩了红线。中国要求撤军,既是为刚果(金)百姓止战,也是保护自家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产业。
战火后的非洲,谁能笑到最后?眼下“M23运动”靠着卢旺达支持连夺两省,刚果(金)政府军节节败退,但国际压力一来,短暂停火是大概率事件。
可要彻底解决问题,刚果(金)得明白两件事:一是赶紧抱紧中国大腿,用矿产换基建,把路修通、电网铺开,经济盘活了才有钱养军队;
二是学中国搞民族和解,别让西方埋的雷继续炸。至于卢旺达,见好就收才是上策,毕竟中企在非洲的布局早就超出矿产——港口、铁路、5G基站,这些才是未来博弈的筹码。
这场非洲乱局再次证明: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力堆出来的。中国能一边投钱挖矿,一边劝架止战,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产业控制力和基建能力。
接下来刚果(金)要是聪明,就该趁着停火窗口,把中企的挖掘机请进门——毕竟,战火烧掉的不仅是房子,更是真金白银的钴矿。
刚果(金)的教训告诉我们——21世纪的战争,早就不在战场在矿山,不在枪炮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