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喧嚣渐退,元宵后的初春正是错峰出游的黄金时机,让你避开人潮,享受高性价比的旅行体验。来定西吧,这里山河与人文共舞,历史与烟火同燃,等待每一个旅人以脚步丈量,以舌尖品味,以心灵共鸣。

景点篇|令人惊叹的“陇中仙境”



贵清山:陇中黄土上的“小华山”

贵清山位于定西市漳县南72公里,由贵清山、贵清峡两个景区组成,史称“贵清仙境”,是陇中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陇中“小华山”,它连接了周围18个村庄,故又有“贵清十八村”之说。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揽红叶、冬观雪霁,四季轮回中,贵清山以不同的姿态诠释着自然的诗意。 

这里奇峰错落如剑指苍穹,溪流百折似银蛇蜿蜒,飞瀑悬空若白练垂天。千年古杉密布成林,金钱豹、红腹锦鸡等珍禽隐现其间,明代古刹深藏山间,香火绵延五百年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八庙会,数万香客踏着晨露而来,在钟声与梵音中追寻心灵的安宁。 

若登临顶峰,可见断涧仙桥横跨深谷,云雾缭绕时如天界飞虹,令人惊叹“两岸惊绝涧,千尺跨飞虹”的奇景。



渭河源:大禹导渭的文明长歌

渭河源,黄河文明的古老血脉,藏身于定西市渭源县的群山之间。相传大禹在此凿山导水,鸟鼠山的一眼清泉自此奔涌成河,滋养八百里秦川。

禹王殿巍然矗立,殿前石碑镌刻左宗棠手书“渭河源”三字,苍劲笔锋与历史的厚重相映成辉。 

景区以原始森林、泉瀑、峡谷、高原草甸为特色,植被覆盖率极高,兼具险峻山势与清幽溪谷,被誉为“生态探源”胜地。云雾、山峰、溪涧、峡谷……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独树一帜,都是那么让人舒心。



李家龙宫:天下李氏的根系图腾

李家龙宫位于定西市陇西县,始建于唐初,是李氏宗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宫建筑群规模宏大,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组建筑,规格高于普通庙宇。主殿玄元宫供奉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屋脊装饰九兽(龙、凤、狮子等),全宫共有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龙雕,象征李氏皇族“九五之尊”的显赫地位。九龙殿内主脊盘龙寓意“龙游四海,国泰民安”。

这里每年举办世界李氏祭祖大典,吸引海内外李氏后裔寻根问祖,让姓氏的根系与历史的脉络悄然相连。

美食篇|碳水爱好者的终极天堂



岷县点心

岷县点心,是陇中大地献给味蕾的一封情书。薄如蝉翼的面皮裹着核桃、玫瑰糖、金橘丝与绿红丝,一口咬下,酥脆与绵密交织,花香与果香缠绵。每一块点心都需历经十八道工序,如同匠人将时光揉进面团,让甜味在舌尖化作乡愁。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是风物与岁月的共谋。岷县蕨麻猪在山野间奔跑,漳盐浸润肌理,黄河水调和风味,再经数月风干,方成一片红若云霞的珍馐。夹入白馍,油脂渗入麦香,咸鲜中透出丝丝回甘,恰似黄土高原的深沉与热烈。



临洮热凉面

临洮热凉面,是西北面食的叛逆者。蓬灰揉制的面条柔韧如丝,芥末油与油泼辣子激荡出呛辣,卤肉片与酸汤调和出醇厚。当地人戏称其“薄、筋、光、煎、辣、香”,六字道尽一碗面的江湖。



荞圈圈

通渭荞圈圈,是定西人对粗粮的浪漫想象。荞麦面糊在沸油中舒展成环,色如蟹壳,脆若秋叶。咬一口,麦香与清甜在齿间迸发,配一碗苦荞茶,便是农忙间隙最朴素的慰藉。如今,它从乡间灶台登上城市餐桌,成为游子心中“妈妈的味道”。 

来源: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