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原标题:昆仑山下巡井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陈双 宋香凝
“踏过被风沙掩埋的道路,手持工具的孤独巡井人已上岗。”青海油田采油二厂采油工周玮,望着同事李琰前行的背影,掏出手机,“咔嚓”一声,抓拍了一张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画面里,茫茫天地间,一人一抽油机,尽显孤寂与荒凉。
赵春青 绘
位于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下的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扎哈泉采油作业区,海拔近3000米。茫茫瀚海中的作业区,满眼尽是荒芜的戈壁滩,几乎没有一丝绿色。目光尽头,星星点点的采油机如同伫立荒原的猎人,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更显苍凉孤寂。
虽然已进入春季,但扎哈泉采油区仍寒风似刀割。周玮与李琰冒着严寒并肩作战,化身故障排查员和安全保障员,对辖区内的油井和集油撬进行日常安全巡查。
巡检区域荒无人烟,抽油机“嗡嗡”的转动声不绝于耳,他们互相加油鼓劲,脸上带着高原石油人特有的朴实与坚韧。
天气晴好时,周玮和李琰完成全部巡查需要2~3小时。一旦遇上严寒天气,就不得不拉长巡井时间。
风沙雨雪,气温极低,设备故障频发。为尽快掌握生产实际情况,有效缩短异常问题发现时间,最大程度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周玮和李琰改变以往的检查策略,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对于配备加热炉的单井,一人负责检查井口生产压力、抽油杆运行状态以及螺栓紧固情况,另一人则负责检查加热炉的天然气进气管线是否存在泄漏、燃烧状态是否良好、能否正常熄灭自启等。
“幸好今天穿得够厚,不然真得冻僵了。”李琰说着,拍了拍身上的棉衣。“这些设备虽然坚固耐用,但也怕冷。温度稍有不适,就可能引发管线冻堵等故障,影响生产。好在岩棉和电热带等‘保暖衣物’能够帮它们抵御严寒。”李琰伸手摸了摸扎11-4-8向井的电热带,确认其正常工作。
完成生产井的排查后,周玮与李琰继续向集油撬前进。途中,他们不时驻足,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寒风凛冽,两人的脸和手被冻得通红。
“听说上个班组的兄弟巡检时发现集油撬有异常情况,紧急抢修后才解决。现在都十一点半了,咱得抓紧,去检查3号撬的管线环路、外输泵、掺水泵还有分离器……”周玮说着,脚步愈发急促,李琰紧紧跟上。
周玮和李琰顶着刺骨寒风,在油井之间穿梭,身影在茫茫荒原中渐行渐远……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