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爆了,大家都没想到。上映25天还能单日破5亿,简直疯了。这片子后劲太猛,好像喝了假酒一样,越喝越上头。
哪吒2这票房数字简直在跳舞,一天一个样。上映第25天单日票房竟然超过首日,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发生过,估计以后也难得一见。电影院的排片占比57%多,但票房占比却高达87%,这说明啥呢说明观众就认准了这一部,其他片子都不香了。累计票房132亿多,这数字看着都晕。按这势头冲,内地票房155亿不是梦。不过这么高的票房,观众的钱包怕是要大出血了。电影票价虽然没涨,但看一次电影的总花费可不便宜,爆米花可乐加起来,一家人看场电影怕是要小半月工资。不过既然花钱了,那肯定要好好享受,在电影院里痛快笑一场,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钱包了。
哪吒2不光在国内牛,在国外也是横扫千军。香港首日票房预计破800万,打破了黄子华那部片子的纪录。北美市场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奔着2000万美元去了。这么看来,全球票房160亿不是问题,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全球第四,指日可待。不过话说回来,票房高是好事,但也别太当回事。毕竟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不能完全画等号,有些票房低的电影可能反而更有深度。但不管怎么说,哪吒2确实给了国产动画一个大大的惊喜,也给了其他电影一记响亮的耳光。
说起来,唐探1900这片子也挺有意思。顶着哪吒2这么大的压力,硬是撑了25天,砍下了33亿多票房。虽然一次日冠都没拿到过,但能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这么好的成绩,也算是不容易了。陈思诚这人吧,虽然有时候挺招人烦的,但不得不说,拍电影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这个系列,每次都能抓住观众的胃口,让人又爱又恨。可能很多人看完会觉得剧情有点扯,但就是忍不住想去看,这大概就是所商业嗅吧。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类型片看多了也容易审美疲劳,希望陈思诚以后能有点新意,别老是炒冷饭。
再说说那两部新上映的片子,简直惨不忍睹。《诡才之道》首日票房才630万,排片占比5.8%,票房占比才1%。这片子本来挺有噱头的,豆瓣评分7.7,在今年算是不错的了。原版叫《鬼才之道》,听着就挺吓人。结果到了内地,不但改了名字,还加了2分钟,特意说明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观众又不是傻子,谁不知道电影都是假的非要这么强调,反而显得心虚。结果可想而知,观众兴致全无,票房自然惨淡。
至于《天马星空》,那更是惨到家了。首日票房才9600块钱,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全国可能就卖出去几十张票。这片子2021年就拍完了,放了快4年才上映,结果还撞上了《哪吒2》这个票房怪兽。更离谱的是,它还同步上了网络平台。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那些花钱去电影院看的观众,估计得气死。1500万的制作成本,特效做得还不如AI,外星人就是额头上插个犄角,打架就是些廉价的光效。这种水平,还不如去看《巴啦啦小魔仙》呢,至少人家特效做得还像那么回事。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国产科幻电影的现状。《流浪地球》之后,大家都以为国产科幻要崛起了,结果呢后继乏力。很多片子都是为了赶热度,根本没有好好打磨剧本和特效。就拿《天马星空》来说,故事设定挺大,2080年地球成为宇宙中心,各个外星种族都来地球生活。结果呢外星人就长那样连个像样的特效都没有。天马星人都能组织星际进攻了,抓人还得靠地毯式搜索,连个无人机都用不上,这智商也太堪忧了。整部电影看下来,逻辑漏洞比星星还多,观众的智商被严重侮辱。这种水平的科幻片,还不如不拍。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拍些接地气的喜剧或者爱情片,至少不会闹这么大笑话。
回过头来看整个电影市场,真是有点怪。一边是《哪吒2》这种现象级爆款,一边是《天马星空》这种惨不忍睹的烂片。中间的作品倒是不多,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很少有中规中矩的片子。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其实挺不健康的。一部好片子可以带动整个行业,但如果只有一两部独秀,其他都是烂片,那对整个电影市场来说并不是好事。观众的期望值被拉得太高,再看其他普通的片子就觉得索然无味。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观众只愿意看大片,小成本的电影就更难生存了。
另外,现在的电影市场似乎越来越依赖档期了。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每个档期都挤满了大片。但是档期之外的时间,影院里就门可罗雀。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电影公司的营销策略。但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电影市场的进一步两极分化。大片越来越大,小片越来越难。也许以后会出现一种情况,平时影院都是冷冷清清的,只有节假日才人满为患。这对整个电影产业链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说到底,电影市场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观众口味的变化。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光要看到好的特效,还要看到好的故事。单纯靠明星号召力已经不够了,必须有真材实料。《哪吒2》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它既有精良的制作,又有吸引人的故事。而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即使有大明星加持,也很难获得好口碑。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观众的审美在提高,不再是什么都能接受了。但对电影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既能做出好看的特效,又能讲好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需要更多的创意和努力。
看到《天马星空》这种烂片,真心希望那些电影人能醒醒。别以为随便拍拍就能骗钱,现在的观众可不好糊弄。与其花1500万拍这种烂片,还不如拿这钱去做点实事。比如好好研究一下特效技术,或者找几个真正懂行的编剧好好琢磨琢磨剧本。电影不是儿戏,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如果实在没有好的创意,那就别硬拍,免得浪费资源还砸了自己的招牌。现在的观众可精明了,一部烂片可能会让他们对这个导演或者这个公司彻底失去信心。所以,与其追求数量,不如追求质量。一年就拍一两部,但每一部都要精益求精,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