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五周年,那一年的春天也开启了陆家嘴地区绚烂多彩的画卷。

回首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读大学,若碰上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我就会乘坐公交车前往陆家嘴荡荡马路。那时候的陆家嘴,除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三件套”的金茂大厦外,摩天大楼寥寥无几;当时的陆家嘴区域内的路名还是根据地理方位叫银城北路、东路、南路、西路,后来才将这几条路合并更名为陆家嘴环路,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陆家嘴地区迅速崛起,它也有了一个更加炫亮的名字“陆家嘴金融城”

我幸运地进入了银行工作,踏入了陆家嘴这片热土,我的职业生涯便与这座金融城紧密相连。陆家嘴地区是上海金融业的大本营,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这里,汇聚了全球金融机构、高端商务与时尚生活的繁华之地,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每一步成长。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金融的气息,每一个步伐都踏着时代的节拍。

每天早晨迎着朝阳步入陆家嘴金融城,遥望着环绕在我周围的高楼大厦,我总会油然而生一种豪放之情。晨曦中,宽敞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交通信号灯两边有等候过马路的上班族,马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杨树和周围的高楼和谐地簇拥着,显得生机勃勃。


最妙的是在春夏之交,杨树的树叶则由嫩绿转变成深绿,在炙热的阳光下相映成趣,构成色彩斑斓的图画;



黄昏中,若是站在陆家嘴中心绿地,环望着四周的高楼大厦,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闪耀着缕缕金光;


夜晚中,若是漫步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前的明珠环人行天桥上,欣赏着东方明珠和世纪大道两侧美轮美奂的夜景,一幢幢高楼大厦在璀璨的夜光下光彩夺目,路上的匆匆行人和车辆,黄浦江上不时的轮船汽笛声,仿佛在演奏一曲陆家嘴小夜曲,魅力迷人,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人的青春奋斗在哪里,他最深情的回忆就在哪里。”

对于在金融业工作近二十年的我来说,迎接过陆家嘴金融城一年又一年的春晖和夏碧,送走过一年又一年的秋霞和冬融。

在金融城,我亲身经历了我所工作的银行由一家外国及港澳台地区银行分行转制成法人银行的全过程,我的同事也不约而同地传递了他们的兴奋之情,同事们的激情也深深地鼓舞了我。然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外资银行员工的微笑服务。有一次,我作为分行财务监理部职员前往一家支行进行盘点现钞检查工作,一进门,两位身着行服面带微笑的同事主动向我走来,并询问我:“先生,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这时我很惊讶,没想到我们的同事对客户的服务是那么的热情,那么的周到,我仿佛觉得今天我才是上帝,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由于我是第一次来支行,同事们并不认识我,于是,我马上取出我的职员证表明我的身份和来意。当得知大家都是同事之后,我们互相笑了起来。

每一家银行网点是一个服务窗口。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期间,陆家嘴金融城中的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一流服务向世界展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自信和力量,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新的航程,各大金融机构鼓起服务风帆,朝向彼岸不断远航,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浦东开发的一声口号,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和扩展,仿佛是推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市场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终于找到了出口,迫不及待地驰骋在上海滩上。黄浦江上货轮的汽笛声鸣叫得更欢快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仿佛雨后春笋般林立,更专业化的产品、更人性化的服务让人应接不暇。在充满了预言、犹豫、质疑和勇气的日子里,黄浦江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敞开更广阔的胸怀接纳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我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共同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我们见证了陆家嘴金融城的日益繁荣,也经历了金融市场的起起伏伏。每一次挑战,都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每一次成功,都让我对陆家嘴金融城充满了更深的敬意与热爱。

在陆家嘴的日子里,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也相互扶持着度过难关。这份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当我站在陆家嘴的高楼之巅,俯瞰这座日新月异的金融城时,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自豪。我感慨于陆家嘴金融城的飞速发展,自豪于自己能够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未来,我将继续与陆家嘴金融城共成长,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上海这座城市也将超越昔日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辉煌,我相信,在陆家嘴金融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INTRODUCE

作者简介

王冬,海派金融作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虹口区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金融时报》《金融文坛》《金融博览》《中国金融文化》《浦东时报》等。出版散文集《人在旅途》。曾荣获2022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散文组一等奖,“交通银行杯—我的精彩世博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我的城市,我的河”2022年长三角市民写作大赛优秀作品奖、“城市,与美同行”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长三角市民文学创作大赛“百名市民作家”称号等多个奖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