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铁路春运收官,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新春时节,人潮涌动、车流穿梭,流动的长三角生机盎然。春运40天,长三角铁路33天单日发送旅客保持在200万人次以上。期间,上铁集团共增开旅客列车10540列,加挂客车车辆3732辆,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8979列。
“春运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9900万人次的大规模人员流动,既是长三角经济有力运行新动能不断走强的体现,也是铁路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的真实写照。”上铁集团客运部客运营销科副科长彭波表示。
托举起“流动的长三角”,离不开越织越密、发达完善的铁路网。2024年,长三角铁路建成投产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7个项目,开通新线733公里。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跃居全国铁路第一,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占比首次过半。
长三角多条新线春运“首秀”表现亮眼,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去年开通的池黄、宣绩、杭温、沪苏湖等4条高铁新线,40天累计运送旅客超800万人次。
春运第12天,1月25日,上海直属站发送旅客78.66万人,杭州西站发送旅客达7.78万人,均创车站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红火的数字印证了上海、杭州地区愈发通达的路网脉络,这得益于沪苏湖、杭温高铁联网、补网、强链的积极作用。
皖南大地,依托池黄、宣绩高铁两条新线运能补强,黄山北站旅客盈门。春运期间,该站通达多个热门方向,单日开行列车最高达298趟,日均发送旅客约1.6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5%。
随着我国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外籍旅客在中国停留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入境游持续火热,许多“洋面孔”加入今年春运大潮。
作为“中国入境游第一站”,上海敞开大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高铁作为国家名片,也是外籍游客打卡的重要一环。在上海虹桥站,法国姑娘路易丝和同伴们登上了前往苏州的高铁:“中国高铁太方便了!”游完苏州,他们还打算去杭州,看看中国人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据统计,今年春运上海直属站累计发送外籍旅客14.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35%。
原标题:更多“洋面孔”加入春运大潮!长三角铁路春运发送旅客9900万人次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单颖文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