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小区改造,不仅是一场社区治理“美容手术”,更是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密山路30弄小区,一场由党建引领的社区蜕变之旅,正在悄然发生。


密山路30弄小区是2001年建造的商品房小区,也是一个仅有56户居民的迷你社区。近年来,密山二村居民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协同共治作用,激活密山路30弄小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谋划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1

找准“痛点”,探索破局之道

社区改造不能靠“大刀阔斧”,而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地解决居民的“痛点”。于是,一场针对密山路30弄小区的“把脉问诊”开始了。

面对30弄小区原物业公司服务跟不上、业委会纽带作用发挥不出、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结构改变导致居民需求有不同倾向等问题,密山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下定决心,要为这个迷你社区找到一条破局之路。最终,决定从“三驾马车”入手,重新激活社区治理的“动力引擎”。


2024年,一场“换血式”的业委会换届选举在30弄小区展开,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红色业委会诞生了。同时,小区重新选聘了物业服务公司——友宜物业服务公司,与密山二村东西小区两块形成统一管理,加深联动。新物业入驻后,小区的管理迅速有了起色,居民的抱怨声也少了。

党总支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书共议”的议事方式,让居民们通过书面形式表达意见,确保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听见。就这样,一个个问题被摆上桌面,一个个解决方案也应运而生。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曾经的“心病”正在被一一治愈。

2

汇聚民意,共谋社区发展

在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得到保障后,为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召开了多次联席会议。会上,居民们七嘴八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其中,呼声最高的两个问题浮出水面:停车位不足和快递柜缺失。

30弄小区面积狭小,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难度可想而知。既要增设停车位还要保证小区绿化率达标,一度让党总支、业委会、物业犯了难。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协商共议,最终,一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方案诞生了:通过调整绿化区域、优化空间布局,小区硬是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挤”出了10个停车位,切实缓解了小区内的停车压力。同时,在小区进口处又安装了一处快递柜,有效防止居民快递丢失和误领的情况再出现。



改造完成后,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协助业委会将新的停车管理办法向居民们详细传达。对于有疑问的居民,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直到大家完全理解。最终,新办法在业主大会上高票通过。那一刻,居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3

徐徐图之,织就新画卷

社区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需要持续发力的“马拉松”。在党建引领下,迷你社区的“微改造”正在向“深层次”迈进。

为有效减少消防安全隐患,杜绝飞线充电,解决非机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党总支、业委会和物业联合协调,在小区大门外的马路上安装了10个充电桩。这些充电桩不仅方便了居民,也让周边的商铺受益,成为社区生活的一个“小确幸”。


更令人期待的是,在2025年,小区里即将迎来一座以蔷薇花为主题的微景观花园——“密微园”。党总支希望通过这座花园,进一步改善绿化环境,让社区的“颜值”和“气质”双提升。

此外,业委会也有了新的计划——修缮既有车棚,利用小区边角料改造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彻底解决乱停放问题。未来,一个更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将呈现在居民面前。

如今,走在密山路30弄小区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变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改造,不仅改变了小区的面貌,更温暖了居民的心。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而密山路30弄小区的故事,还在继续……

宝山滨江看日出宝藏“点位”走红,十大观赏点为你整理好啦→

宝山这个“最美花园村”,有“颜”又有“料”!

揭秘!如何在办公室和养生“搭子”们一起活出精致感~

通讯员:陈曦

编辑:陆天宇

资料:友谊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