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研究数据来说,平均治疗年限:2年。
这是我参加图式治疗培训时,国际图式治疗学会前任副主席Remco van der Wijngaart的讲稿资料。
说点冷知识。
BPD在国内有些被滥用的倾向,成为不合格从业者攻击来访者的标签:咨询遇阻,辩称来访者是BPD。
这些不合格又无知的从业者,不知道他们用来攻击来访者的“BPD武器”,在新版国际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ICD-11)中,已经被取消。
ICD-11中,人格障碍只有一种诊断,只是在严重程度和表现特质上,标注不同。比如诊断为:
中度人格障碍,负性情感,疏离; 轻度人格障碍,脱抑制,强迫性。
边缘模式虽然被单独罗列,不是因为认可,而是“政治妥协”。
ICD-11的人格障碍分类小组主席Tyrer教授在讲座中提到,ICD-11本来要取消边缘描述,奈何很多人反对。作为妥协,以“边缘模式”被保留。
很多疗法靠宣扬针对BPD治疗很有效,开展培训、治疗,取消边缘描述,挡了很多人财路;很多人发论文,评职称,也是靠研究BPD。反对声音太大,不得不妥协。
即使保留了BPD诊断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原本也要取消以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分类诊断,改成类似ICD-11的描述诊断。
国际人格障碍研究学会前会长Oldham教授在讲座中说过,DSM-5人格障碍的专家组,大多主张用描述模型替代原来的分类模型,因为DSM董事会不同意,才保留为“人格障碍的替代模式”。
DSM董事会为何不同意?猜测还是因为利益因素。少了诊断名目,就少了很多开药机会。
来访者如果再遇到不合格从业者,不能承担自己无力帮助来访者的责任,而拿BPD作为挡箭牌攻击来访者难改变时,可以怼回去“是你无知、无能,ICD-11没有BPD诊断”。
回到改善角度。
美国心理学会推荐的4种BPD疗法:
1.辩证行为治疗DBT 2.移情焦点治疗TFP 3.心智化治疗MBT 4.图式治疗ST
国内一般无法提供完整疗法。但仍然可以针对症状工作。我喜欢ICD-11的人格障碍描述诊断,因为不同核心症状,提供干预方向。
比如负性情感突出,提示注重情感改变;疏离突出,提示注重人际改变等。
根据不同维度的核心症状,从“认知-情绪-身体感受-行为-人际”选择擅长疗法为主,其他疗法辅助,比如CBT为主,辅以EFT。
这样的工作方式,即使个人从业者,也能够帮助人格障碍来访者改善,更适合国内个人从业者居多的环境。(当然,这对从业者要求更高,要掌握多种疗法。)
我喜欢图式治疗的原因,也是因为图式治疗“化整为零”的思路,针对症状改善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