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工龄100元退休金,是广大企退人员总结出来的。是基于企退人员退休金普遍比较低,而形成的一种口口相传的说法,什么情况下,符合这一说法呢?
用山东实例来解析。
基本情况:男,1964年12月生人,2024年12月退休,60岁,恰好赶上延迟退休前办理,1985年8月参加工作,缴费39年5个月。个账95070.69元,指数和239.424。
有网友说用缴费年限这个词不正确,应该用工龄。实际上缴费年限是规范的说法,缴费年限包括两种: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二者累计额就是全部缴费年限,也就是俗称的工龄。
本案例年限分段:
视同缴费年限:1985年8月-1995年12月,10年5个月
实际缴费年限:1996年1月-2024年12月,29年
累计缴费年限:39年5个月。
我们没有主人公的缴费明细,无法判断他哪年建立个人账户,实际缴费开始于哪年,但这并不影响指数计算。山东的计算指数方法,是从1996年1月建账开始计算,之前的不参与指数计算。从1996年1月-2024年12月,这29年指数和为239.424,平均指数=239.424/348=0.6880。这个指数是计算养老金的唯一指数。
山东省2024年计发基数是7678元,比2023年7468增长210元,涨幅2.81%。2023年山东与内蒙古计发基数只差1元,2024年却被甩得连内蒙古的马尾巴都见不到了,着实郁闷啊。
指数化工资=7678*0.6880=5282.46元
基础养老金=(7678+5282.46)/2*39.42*1%=2554.51元
个账养老金=95070.69/139=683.96元(从2025年开始,江苏、湖北已经开始使用精确到退休月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再是整数,而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过渡性养老金=5282.46*10.42*1.3%=715.56元
合计=3987.03元。
本案例平均工龄单价101元/年,刚好符合大众对退休金的期望值。实际这只是一种巧合。与每个人不同的缴费年限,缴费档次都是紧密相关的。例如下图
同样是男性,60岁,24年10月退休,只差两个月,工龄36.67年却拿到了4745元养老金,平均每年129元。这是因为缴费指数高,达到了1.1710,个账13.99万。当指数高的时候,对过渡性养老金同样更有利。
简述:
养老金的高低是个受关注的话题。工龄单价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展现出了相对公平的特点。工龄单价之所以比较公平,是因为它充分兼顾了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工作年限的长短,二是指数的高低。这种综合考量的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养老金的水平,避免了以某一单一因素决定养老金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