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2月22日),为期40天的春运收官。据市春运办统计,春运期间上海对外客运共计到发旅客4691.8万人次,同比增长4%,其中,发送量2438.0万人次,到达量2253.8万人次。各对外客运方式中,铁路共到发旅客3069.6万人次,民航共到发旅客1495.6万人次,公路客运共到发旅客126.6万人次。详见下文~
市内客运日均客运量1362.1万乘次,同比增长1%。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861.7万乘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256.2万乘次,巡游出租车日均客运量46.5万乘次,网约车日均客运量191.0万乘次,水上客运日均客运量6.7万乘次。
路网运行方面,高速公路日均流量128.9万辆次,同比增长2%,其中,高速对外道口入沪日均流量22.0万辆次,出沪日均流量22.1万辆次。城市快速路日均流量170.2万辆次,同比减少4%。
据市春运办介绍,
今年上海春运
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特点
1
早春运特征明显,对外到发客流峰值创历届春运新高。
今年春节假期相对较早,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相互叠加,发送客流增长迅速,春运前10天的对外客运发送量平均增速为4.7%,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发送量在1月25日(腊月廿六)达到峰值103.5万人次,同比峰值大幅增长16%。节后返程客流呈长周期多波段分布,到达客流峰值为2月4日(正月初七)的105.8万人次,同比峰值增长5%,与发送峰值均创下历年春运新高。
2
对外枢纽客流布局变化,虹桥枢纽高峰期维持高位运行。
随着2024年底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行及2025年1月5日新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实行,上海地区主要铁路客站功能定位同步进行优化调整,铁路客运总量同比增长3%,上海南站升级高铁站以及新增上海松江站均有助于分流上海虹桥站的客流压力。春运期间,上海虹桥站日均到发41.5万人次,同比减少6%,但高峰日上海虹桥站客流仍维持高位,发送峰值42.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到达峰值46.2万人次接近历史峰值。
民航出行需求旺盛,客流总量同比增长9%,受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升级、春节旅游热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出入境旅客量大幅增长,浦东机场客流同比增长13%。
3
市内交通总体平稳有序,夜间返程客流保障任务艰巨。
各市内交通方式运行平稳,各方式结构中轨道交通占比63%,地面公交占比19%,网约车占比14%,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2月3日至2月7日0时-6时,累计到达的铁路客流达到46.6万人次。针对返程期间夜间枢纽到达旅客,各市内交通方式通过开设春运专线、加大发班频次、加开应急车辆、延长营运时间等方式,充分挖掘运能潜力,不断加强客流衔接疏运,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4
自驾出行需求持续高涨,进离沪高速流量峰值创新高。
高快速路网流量呈“两端高、中间低”,高速对外道口日均流量同比基本持平,但峰值较往年更为集中,其中节前出沪高峰日流量37.3万辆次,同比峰值增长19%,节后入沪高峰日流量45.1万辆次,同比峰值增长2%,路网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图片:上海发布、上铁集团、铁路上海站、上海地铁
市公安局、乐行上海、上观新闻、随申行
编辑:邱志达、张灵芝
精彩看点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