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则“40岁男子在密云黄花顶登山失联”的消息在户外圈流传。据悉,该男子2月15日进山失踪后,来自政府及民间的多支救援力量联手搜救。

2月23日,北京晚报记者从参与搜救的民间救援队获悉,经过五天搜救,失联男子被找到,疑似坠崖,遗憾遇难。


40岁男子独自登黄花顶

失联男子家属2月18日曾发布寻人启事,“年龄40岁,身高170cm左右,于2025年2月15日进山,前往黄花顶徒步登山,至今未归……”


网上流传的失联男子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

公开资料显示,黄花顶最高海拔1210米。“黄花顶这片山特点是‘山连山’,一座接一座,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而且野山中没有明显的道路,只有一些野猪等野生动物走出的小道,人员一旦失联,寻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据参与搜救的北京市密云区蓝天救援队队长冯波涛介绍,救援队于2月18日晚接到了搜救任务,前后共出动队员42人次参与寻找失联男子。

冯波涛说,据失联男子亲友介绍,他是一名马拉松运动爱好者,身体素质不错。当天,失联男子是独自一人来密云爬山,虽然山下曾是景区,但他走的都是野路,爬的都是野山。“男子手机里安装了登山软件,但在登顶后,男子关闭了软件。通过调取监控视频、登山软件后台信息,确定了他在哪上的山,但不知道他的下山轨迹是什么走向。”

搜救面临多重困难

各方救援力量采取“排除法”,每天兵分多路,排查失联男子可能走过的登山路线,搜救效率很低,“其间也动用了无人机,但因为升空高,加之受枯枝落叶的影响,看不太清地面的情况。搜救犬也参与了救援,但一进大山,搜救犬的嗅觉也很快失灵。”


密云蓝天救援队出动42人次参与本次搜救任务

“救援力量也确定了失联男子手机信号最后出现的位置,但因山中信号塔很少,捕捉到的这一定位极为不准确。事后印证,手机信号位置与男子被发现位置相差了十多公里。”冯波涛说。

“搜救之路困难重重,道路因洪水冲刷留下的痕迹尚未修复,不仅难行,还布满了断崖。”参与救援的北京市国动浩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说,救援经常持续到深夜,山中温度降至零下十摄氏度左右,携带的矿泉水也都结冰,“手刚伸出来,手指就被冻得生疼,然而,队员们依旧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掩藏失联男子的可疑地形。”

遗体在一处悬崖下被发现

据悉,2月22日晚,在密云区牛盆峪村边上的野山中,两名驴友,也是失联男子生前的好友发现了他的遗体,救援人员随即也前往现场。当时,失联男子的遗体位于一处悬崖之下,头部受到撞击,推断其生前可能遭遇坠崖。


深夜,国动浩天救援队的队员仍在搜救失联男子

失联男子搜救指挥部2月23日发布公告称,2月15日,失联男子在密云登山失联,随后各方力量展开搜救。2月22日21时9分,救援人员抵达失联男子所在位置,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并于23日凌晨3时20分转运下山,本次救援工作结束。

冯波涛提醒登山爱好者,登山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关注临近天气变化,规划好行程及路线,尽量不走野路,不爬野山,选择成熟线路、正规景区。“尤其是不要一个人爬野山,密云蓝天救援队每年接到的山岳救援任务中,一个人爬山遇险占80%。此外,登山前,最好把自己的行程及路线告知你家人和朋友。”

北京晚报记者 张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