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澳门旅游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后,珠海或将再添新大学!
这次,是在2024年12月澳门回归周年庆过程中,得到极大重视的——澳门科技大学!
据@触电新闻珠海报道,澳门科技大学今日举办校园开放日,该校校长李行伟透露,已向澳门政府提出申请延伸到横琴办学。
李行伟指出受限于办学空间,大学最近已向政府递交在横琴延伸办学的申请,计划开办中医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文学科等,推动学校研发的创新科技与大湾区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发展。
实际上,这并非李行伟首次提到要在珠海“独立办学”。在2024年12月20日,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非常谨慎地争取独立办学的机会,希望在珠海和中山都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
这意味着,若申请通过,那么横琴将再喜迎一所世界级声名远扬的大学。
届时,整个珠海教育资源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容升级,高校布局愈发合理多元。
- 澳门科技大学,有多厉害?
据公开资料,澳门科技大学建校于2000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
大学致力为社会培养各类高质素人才,推行教研并重政策,注重办学特色,追求卓越,使学术发展不断踏上新台阶。
目前,澳门科技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三百强 (2020-2025年)、在亚洲大学排名第58位,在《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第464(2025年)。
澳门科技大学所属两大实验室,在2024年12月19日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包括: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于2011年1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中医药领域成立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该实验室已在研究领域内取得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包括:中药质量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发病机理及作用新靶点;纳米载体提升中药有效成分的递送及靶向性;抗新冠中药研究等。
其次,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天文与行星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成立是国家大力发展深空探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升澳门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实验室于2023年5月21日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科一号”卫星,并计划发射“澳科二号”卫星。据悉,“澳科二号”将与“澳科一号”组成全球最高精度、最高分辨率的“全球高精度地磁场星座”。
目前,这两个实验室在横琴都设立有分部,位于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院主要集中在创新科技领域,而不是教学。
▲ 截图自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2.珠海迎来高校教育高光时刻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珠海迎来了多所重磅高校的可喜进展。
根据@中国青年报2024年6月报道,包括澳门大学、澳门旅游大学、澳门理工大学,都将在横琴筹建新校区。
澳门大学新校区
2024年12月9日,“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校区交地暨奠基仪式”在横琴举办。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位于横琴琴画街东侧,天沐河南侧,开新五道西侧,横琴大道北侧。
学校面积0.46平方公里,距离口岸横琴口岸6.6公里。
据悉,澳大横琴新校区项目争取2028年建成并投入运作。
新校区所容纳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生将超过8000名,整体打造为一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校园,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
澳门大学宋永华校长在致辞中表示:“ 通过布局与校本部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重点培养更多医学、微电子、创意设计及金融科技等具学科融合性质的优秀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
澳门大学旅游大学
除了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外,未来澳门旅游大学也会设立横琴分校区。
2024年2月,《澳门旅游大学法律制度》表决通过,澳门旅游学院于4月起更名为澳门旅游大学。据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学院更名有利于横琴设分校区。
资料显示,澳门旅游大学于1995年成立,前身为澳门旅游学院,是澳门公立高等院校,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监督,提供旅游及服务业范畴的学位和专业培训课程。包括酒店、旅游、文化遗产、会展、零售及市场推广、休闲娱乐、康体活动、文化创意及厨艺等。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首次招生。珠海至此进入3所“985”高校的高光时刻。
北理工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第一枚固体燃料二级探空火箭、第一套电视发射和接收装置、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第一部低空探测雷达……诸多“新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
▲北理工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
作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的学校。
北理工建校80余年来,英才辈出,对国家的航天领域贡献尤为突出,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牧星人”。
从助力“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到助力“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再到打造“北斗短信”覆盖全球,在北理工诞生的成就数不胜数,可见其学科实力有多强悍。
而升级成为“985”的北理珠,已有32个由院士等国家级人才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占地约5000亩的校园生态环境,全方位打造成为人才培育的新特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据悉,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未来精工班”还将与珠海校区联合培养招生,而大四选择在珠海校区就读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两大培养平台:
一是湾区国际头部企业产学研平台,学生可以到华为、格力等2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和联合培养。
二是高水平国际化交流平台,学生可选择赴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顶尖高校开展深入学术交流合作。
结语:
高校布局越来越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维度的协同效应也将更加显著。
而我们更希望,这些高校的毕业生们,能留在珠海、横琴,为城市发展注入的是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与创新活力,推动珠澳极点向更高质量而发展。
来源:凤凰君懂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