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榕江2月23日电(见习记者 曹伟 记者 刘洪侠)初春时节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油菜花次第绽放,乡间田野处处春意盎然。2月22日,记者跟随“E法黔行·网络普法看贵州”采访团来到榕江县,领略当地的特色普法模式。

  “父老乡亲听我说,人人与法打不脱。学法用法是好事,莫把农忙来推说……”在三宝侗寨的标志性建筑三宝鼓楼下,身着特色服饰的三宝侗寨“民歌普法”团队,正为村民们演唱侗族琵琶歌《民法典普法歌》。不远处的“村超”赛场上,2025年贵州村超预选赛第五轮比赛正打得火热,赛场旁,普法宣传也热闹开展。在“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里,县检察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贵州榕江村超足球场,比赛正在进行。曹伟 摄

  近年来,榕江县充分运用“民歌普法”“村超”+普法,充分发挥普法阵地作用,组织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多方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当地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民歌”唱响苗乡侗寨

  三宝侗寨是“‘村超’之村”。2023年,贵州榕江的足球比赛“村超”火爆出圈。“村超”的正式名称是“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举办地所在的三宝侗寨,是中国侗族地区最大、人口最多,侗族人口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村落群,被誉为“天下第一侗寨”。

  杨妮是三宝侗寨村民,她参与了现场《民法典普法歌》的演唱。杨妮介绍,三宝侗寨“民歌普法”团队成员都是当地村民,其中年轻人占大多数。《民法典普法歌》主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知识,为了让村民能够听得懂,他们把曲目制作成了侗语版本。“制作成侗语版本后,村民们不但能听得懂,还能跟着哼唱。”杨妮说,除了《民法典普法歌》,他们还会演唱《依法治国宣传歌》《邻寨和睦歌》等曲目。近一个月来,她与团队在三宝侗寨各村演唱了10多场,通过“民歌普法”,她感受到村民的法治意识更强了。



三宝侗寨“民歌普法”团队在演唱侗族琵琶歌《民法典普法歌》。曹伟 摄

  据了解,近年来榕江县借助少数民族地区“饭养身,歌养心”的文化风俗传统,创造性地用民歌、山歌等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寓教于乐,进村入寨。榕江县还探索创建了“123”民歌普法新模式,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做实“两个载体”,用活“三个抓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法治宣传的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少数民族民歌普法新模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榕江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榕江县通过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选聘当地有名歌师、歌手担任“民歌普法调解员”,设立民歌普法调解联系点,创建“民歌学堂”和“民歌普法”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民歌普法”的辐射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民歌普法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少数民族民歌普法项目荣获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

  法治之花绽放“村超”赛场

  榕江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张庆手里拿着反电信网络诈骗和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手册,分发给前来观赛的市民,他说:“在村超赛事期间,我们会主动找到观赛台上的群众,来对他们进行一些普法,或者在赛事期间主动为群众提供一些法律服务。”



“村超”现场的各种法治宣传手册。曹伟 摄

  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家距离“村超”球场比较远,在观赛后他们会到赛场旁的“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咨询一些法律问题。榕江县司法局公职律师龙乔石已经在这里接待了许多市民的咨询,其中涉及婚恋纠纷、土地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等,龙乔石说:“‘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能够让我们靠近群众,方便他们随时过来咨询。”

  榕江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赛事现场设立“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能够对各类纠纷和投诉进行扁平式调度与一站式调处,确保在第一时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24年8月,“村超”足球场迎来以“民法典进赛事‘典’亮贵州村超”为主题的2024年贵州省“民法典进赛事”“村超”专场活动。现场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区,融入了非遗技艺蜡染元素,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各参赛队伍和观赛群众不仅能享受比赛,也能学习法律知识。在“村超”球场外,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以及它如何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推当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村超”成为中国乡村“现象级”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推动。据了解,榕江县各级政法部门和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还针对民宿、夜市摊贩、道路交通等领域,积极开展柔性执法,联合开展赛事安保和秩序维护工作,投入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村超”依法办赛、运动员规范参赛、群众游客文明观赛提供法治保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