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检察院为对口援助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检察院赠送两幅饱含深意的书法作品。书法作品完成后,安徽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盛大友进行了会稿。
这两幅作品分别为《念奴娇·赛图拉》和《皮山检察赋》,由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陈怀安,原副巡视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许刚精心书写。
据了解,安徽省检察院援建的皮山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已顺利完工,在内部装修阶段,皮山县检察院特请安徽省检察院为教育基地撰写部分书法作品。
目前,这两幅富有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书法作品已悬挂在皮山县检察院会议室。其笔锋刚劲有力、字体行云流水,不仅为会议室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成为文化润疆工作的生动见证。
此外,通过安徽省检察院和阜阳市检察院协调帮助,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还曾亲笔为皮山检察院皖检法治文化园、皖检初心亭题字,现立匾悬挂于皖检初心亭,该亭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安徽省检察院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持续深化对口援疆工作中,积极探索“文化润疆”新路径。除了此次书法作品捐赠,安徽省检察院还大力支持皮山检察法治文化建设。由安徽检察援建的皖检法治文化园,成为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阵地,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法治意识。
皖疆两地检察机关联合举办的最高检第86次“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直播阅读量超9000万,创下单期阅读量最高纪录。此外,一批又一批安徽援疆干警奔赴皮山挂职,他们带去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文化理念,深入参与皮山县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在案件办理、队伍建设、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安徽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六位一体”援疆总体部署,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业务协作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助力皮山县检察院在司法工作和文化建设上迈向新台阶,推动两地检察机关携手共进,为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检察力量 。
附两幅书法作品内容:
陈怀安
《念奴娇·赛图拉》
早发皮山,跨达板,夕至昆仑深处。古道桑株,在此地,交汇冰原大路。雪水奔流,铮峰壁立,锁钥天然设。碉台高耸,故事多少曾诉。
丝路通贯天竺,过深沟陡岸,东西络绎。莫道高寒,人烟断,不可轻心他许。清帝扎营,民国又筑垒,壮哉六二。看加勒万,至今多有底气!
注:皮山县赛图拉镇位于昆仑深山,海拔4000米左右,濒临中印边境,扼新藏公路和桑株古道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一直在此设防守边。抗战期间的援华物资,在海道和滇缅公路被封锁之后,一部分经此运回国内。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及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都发生在附近。
许刚
《皮山检察赋》
盖闻獬豸有角,洞察真伪;尧舜制礼,滥觞文明。皋繇握柄,循律令而安黎庶;宋慈断案,举圭臬而为准绳。是鉴法纪之立,方续邦国之兴。观乎皮山之域,扼边陲之要塞;检察之院,固监督之职能。铁面无私,犹北宋之包拯;冰心可鉴,布南疆以令名。
皮山故土,率土边关。远去丝路之商贾,湮没玄奘之衣冠。播皮亚曼石榴之誉,叹神仙湾哨卡之艰。厚重人文,植根检察之队伍;冰雪操守,拨动健卒之心弦。挺治疆廿字之方略,彰案牍三尺之威严。督司法之公正,烧犀观火;表国家之公诉,依法用权。摆袖却金,昭胸襟之坦荡;投钱饮马,树自身之清廉。刚正不阿,岂惧短狐射影;俯仰无愧,自有正气冲天。宏开教化之路,广布守法之言。悬崖勒马者,回头是岸;怙恶不悛者,勿尔从宽。迅雷缉凶,何异悬河注水;利剑出鞘,必是奏凯而还。请君入瓮,俱为犯科之辈;为民请命,岂有楚狱之冤。正本澄源,扛起两肩道义;排污荡垢,不负一身藏蓝。
溯回岁月,走过沧桑。半百年风云浩荡,检察人步履铿锵。改革开放之初,骑驴办案;世纪跨越之际,执锐昆岗。踏时代之征程,践行使命;承创新而重塑,赓续辉煌。琴心剑胆,侠骨柔肠。甘雨随车,融民族于鱼水;检徽在顶,闪炜煜之光芒。党政执旗,领群英之伟岸;熙和遍野,护皮山之瑞祥。
注:【行文按《词林正韵》】
1.皮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东与和田县、墨玉县毗邻,西同叶城县相连,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交界,北与麦盖提县、巴楚县接壤。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县。约三世纪前,皮山国为沿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时被于阗国所吞并,后来又复立。三国时为皮穴国,北魏时为蒲山国。《西域图志》作“皮什南”,皮什南急读则为皮山。皮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自古以来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有着浓郁的历史民俗文化底蕴。唐朝僧人玄奘取经返回长安时,曾翻越喀喇昆仑山,取道皮山境内。
2.解豸(xiè zh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3.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很浅,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唐•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觴,盛汉尽其深致。”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4.皋繇:又名皋陶(gāo yáo)。(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天宝二年(743年),追封“大唐德明皇帝”。
5.圭臬(guī niè):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6.神仙湾哨卡:皮山县赛图拉镇南部,是塞图拉哨所的一个分卡(边卡)。这里的海拔高度为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1982年,中央军委授予神仙湾哨所“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
7.廿字之方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即: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8.三尺:指法律。《史记•酷吏列传》:“ 周曰:‘三尺安出哉?’” 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唐•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引申为法则、准绳。明•沉德符《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近沉寧庵,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指剑。《汉书•高祖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9.烧犀观火:比喻洞察事物。《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令婿穉川 兄不独才高,而察览贼情,直如烧犀观火。”
10.投钱饮马: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唐•徐坚《初学记》卷六引《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11.短狐射影:即蜮。又名射工。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传说江淮间有一种叫做蜮的动物,常藏在水中,当有人经过的时候,用嘴巴含取沙子射向人在水中的影像,凡是影子被蜮射中的人,都会发病,严重者甚至死亡。
12.悬河注水: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13.楚狱:出自《后汉书•楚王英传》,泛指冤假错案。
14.甘雨随车:车行到哪里,及时雨就下到哪里。后遂以“甘雨随车”称颂地方官员等施行仁政,政绩卓著,喻德政广被。《太平御览》卷十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百里嵩任徐州刺史,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相传其在任时,适逢大旱、赤地千里,百里嵩亲自进山为民求雨,巡车所至,感天动地,立降大雨,旱情遂解。
第8342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吴贻伙
文字丨刘婷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qlwy20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