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瑶海区人民法院在省高院“徽动执行”全面开展的同时,结合辖区特点推出“执剑瑶海”执行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持续发力,一“执”到底,最大限度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推动生效裁判落实到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公安社区齐协助 劳动群众了“薪”愿
朱某某等8人与安徽某足道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件,经合肥市瑶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被执行人应向申请执行人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及经济补偿15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事务中心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和线下方式相结合,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全面查询,均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依法追加该公司唯一股东王某为被执行人,经进一步调查,该股东同样无财产可供执行,且一直找不到具体下落,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一方面主动与公安机关协作,依法利用公安系统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与王某所在社区取得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熟悉民情、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了解王某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在多方共同紧密配合下,成功查找到了王某。
执行法官向王某详细释明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告知其逃避执行不仅会影响个人信用,还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经过耐心的释法明理和执行强制压力,王某逐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表示愿意积极履行义务。最终,王某当场偿还了部分债务,并就剩余部分债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支付和解协议。
为企护航履职责 千里关山度若飞
瑶海法院执行干警通过跨省追踪、精准执行,成功为合肥某劳务公司扣划工程款107万余元,并及时发放到位,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据悉,合肥某劳务公司与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一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系统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账户大多标注为“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根据法律规定,此类账户资金不得因非工资原因被冻结扣划,而其余账户均无余额,案件执行陷入停滞。
为打破僵局,执行干警赴北京核查财产线索。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北京开设有非工资类账户,且资金充足。就在干警准备扣划时,发现账户中的资金已从该账户转出,执行干警迅速查询被执行人在该公司的其他账户,查找到另一个资金充足的账户,并依法对该账户进行了冻结并划扣107.9万元。
案款到账后,法院第一时间将剩余款项发放至申请企业账户。申请人表示:“法院的高效执行让我们感受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实保障。”为表感激之情,申请人将一面印有“高效执行 清风护企”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
规避执行“躲猫猫” 依法拘留没商量
梁某某与姚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确认姚某某尚欠梁某某货款、诉讼损失费等相关13万余元,在调解协议生效后,姚某某迟迟未按约定履行调解协议,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梁某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秉持着司法为民的理念,多次尝试联系被执行人姚某某,希望其能够主动前往法院,积极解决案件纠纷。但被执行人却故意回避,多次不接电话,直至申请人在2月5号发现了被执行人姚某某的行踪,“我堵在他家里了,你们快来。”当天中午一点多,执行干警收到了申请执行人的信息,告知他与朋友等人成功堵到了姚某某。
“你们先稳住,别乱来,我们随后就到。”执行干警一接到线索立马出发,终于能会会这位与执行干警“躲猫猫”的被执行人了。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再者,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等,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法律权威不容挑衅,不主动履行甚至对抗法院执行的后果很严重。”在姚某某住处,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姚某某权衡利弊。
“钱,我是一分都没有,你们堵我也没用。”然而,坐在对面的姚某某一直无动于衷,两手一摊,俨然一副“摆烂”的样子。
面对姚某某拒不执行的态度,为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瑶海法院依法对其采取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文/图:钱进 张斌
供稿: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
排版编辑:夏晨曦 武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