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终极哲学问题:生命的结局是死亡,那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由于生命的结局是死亡,所以很多人都悲叹,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在等死。
等死,确实是人生的必然经历。难道说,等死,就是人这辈子最大的意义吗?
并不是这样的。
“意义”这个词,由人类所创造,注定人类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他们所认为的意义。可见,意义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等死,其实是客观的,因为每个人都在等待死神的降临,谁都无法逃避。
但是,在活着的这几十年,该如何生活,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终究是主观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有权决定生命的质量,以及价值。
02
既然谈到人生意义,就不得不谈到一个思维误区:前人怎么活着,自己就该怎么活着。
难道说,长辈怎么生活,我们也要按照长辈的套路如何生活吗?
肯定不是这样的。
以前的人要吃观音土,难道我们现在的人,也要吃观音土吗?以前的人没有智能手机,难道我们现在的人,也不用智能手机吗?
时代变了,科技发达了,生产力进步了,那生活的方式,自然也要发生改变。
这一点,看看50后、70后、90后的差距就知道了。
50后是70后的父辈,但70后的生活方式,跟50后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太一样。
70后是90后的父辈,但90后的生活方式,跟70后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太一样。
可见,也就40年,短短三代人,就有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03
你问50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相信他们会回答你,人生的意义,就是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延续血脉。
你问70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相信他们会回答你,人生的意义,就是拼命赚钱,积累财富,突破阶层。
你问90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相信他们会回答你,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自己,自由而活,不再被传统约束。
你会发现,这三代人的人生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50后在乎传宗接代,不代表90后也在乎传宗接代;70后在乎拼命内卷,不代表90后也在乎拼命内卷。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差距?所处的时代变了,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也就变了。
04
50后所处的,是完完全全的小农社会,依旧封建传统,执着于传宗接代。
70后所处的,是半农业、半工业、半商业社会,已经不再传统了,而是以金钱为主。同时,只生一胎,接受了独生子女的观念。
90后所处的,是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的社会,已经抛弃封建传统了,前人的一切生活方式,他们都不认可。
以小窥大,探究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同时代的人类,有他们不同的人生意义。而他们的人生意义,是跟时代绑在一起的。
80后这代人,必然把内卷、拼命当成人生的意义。
那你觉得,到了00后,还会有人把内卷、拼命当成人生的意义吗?早就不会了。
在00后看来,内卷不重要,拼命也毫无意义,只有“为了自己而活,让自己活得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
前人不理解后人,后人也不理解前人,所以长辈跟后辈的“代沟”会很严重。
05
写到最后
前段时间,去旅游,途中碰到了一个95后,独自一个人去旅行。
一番交谈之后,才知道他赚了一点钱,就辞职了,而成为了独行侠、背包客。
我问他:现在就业如此困难,为什么非要辞职,而成为背包客呢?
他回了我一句话:赚钱,一辈子都赚不完。但是,青春是有限的,人生也是有限的,要是不趁着年岁最好的时候,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儿,那一辈子都是遗憾。
其实,他的理念很简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尽情度过这一生。
可能,很多中年人、老年人都不理解这种观念,但是,这种观念恰恰适合如今的年轻人。内卷是卷不完的,但人生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人生里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大胆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无关大富大贵,无关虚名浮利,也无关功名利禄,仅仅是听从本心,就是最大的意义。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