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血汗钱打水漂!业主惨死电梯竟因物业偷吃维修金。
昆明广场B区4栋监控画面显示:2月18日20时34分,韦某进入电梯后按键33层。当轿厢升至17层时突然剧烈抖动,随后以每秒8米速度坠向负二层,又在2秒内反弹冲顶33层。尸检报告显示,死者颅骨呈蛛网状碎裂,脊椎断成四截。
三个致命漏洞揭开黑幕:扫码电梯"身份证"显示:上次维保停留在2023年10月15日。物业办公室电脑查出两份维保记录——纸质版标注"2024年2月正常",电子档却显示"2023年12月系统报警32次未处理" 。业委会账目曝出540万维修基金去向不明,其中280万转入某装修公司账户。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2月18日晚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广场中央B区4栋的电梯疑因故障冲顶,导致59岁的业主韦某不幸身亡。
韦某的女儿告诉记者,家人2016年入住该小区。2月18日晚间8点半左右,父亲上楼取东西,结果“电梯失控仿佛过山车,猛然间从17楼疾速坠落到负2楼,紧接着又猛冲至33楼”。韦某头部遭受重创后出血,不幸当场身亡。
目前,当地市监局已调取了电梯的维保记录,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小区物业称,事发后,要求维保公司对所有电梯进行了检修检测。
21日下午,记者从昆明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市监、应急等部门已对事故展开调查,同时小区多部电梯都已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维保。
相邻的2号电梯最近一次检测日期为2023年10月15日,维保时间暂无。通过扫描4栋2号电梯内放置的“云南省市场监管电梯社会共治平台”二维码显示:
电梯于2014年1月11日投入使用,电梯维保单位为昆明申菱电梯服务有限公司,最近一次维保时间“暂无”、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为2023年10月15日,制造单位系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1号电梯则显示最近一次检测时间为2023年10月15日,最近一次维保时间为2024年9月20日。
同栋业主手机拍摄到:事发当晚23点,物业经理带人更换电梯警示标识。更讽刺的是,33层电梯口至今贴着"年度安全示范单位"奖牌,落款日期正是2024年1月。
- 而另一份业主的发帖倡议书,更是声嘶力竭:
关于共同驱逐违规黑心物业的倡议书
亲爱的各位业主:大家好!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搬进这个小区,本以为能开启温馨美好的生活,可现实却让我们无比失望与愤怒。
近期,小区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每一件都严重损害着我们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一、物业擅自占用小区地下室的业主公共财产,这些本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空间,被他们肆意侵占,用于谋取私利,我们的合法权益就这样被无情践踏。
二、物业费的收取高得离谱,远远超出了其服务所应匹配的价值。我们支付着高额费用,却未能享受到相应的优质服务。
三、小区的卫生状况更是糟糕透顶,垃圾堆积如山,公共区域污渍斑斑,蚊蝇肆虐,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四、小区全体业主维修基金公然被黑心物业挪用,小区电梯维护不到位,致使一位业主在电梯中不幸离世。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巨大悲痛,更是给我们每一位业主敲响了警钟。而深究背后原因,竟发现是物业挪用了本应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尤其是电梯维护的维修基金。
维修基金是我们全体业主的共同财产,是保障小区设施正常运行、守护我们安全生活的重要资金,却被物业肆意挪用,导致电梯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最终酿成大祸。
该业主罗列了四条物业“罪状”。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提到维修基金公然被物业挪用,小区电梯维护不到位。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议论纷纷。
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的评论和观点:
将绳之以法,让偷盗、不作为物业公司赔、罚至破产为止,以示乱来者!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每年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检测,现实中弄虚作假的太多了。
业委会账目曝出540万维修基金去向不明,其中280万转入某装修公司账户。真正吃钱的是业委会,不信过久看。
按规章制度电梯一年一检(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全面检查),一月一次维保(专业的技术了工作人员)并且有纸质和电子版记录公示,物业公司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当儿戏。应亡羊补牢,对全省特别是县域和乡镇使用的电梯,进行一次严格检验检查。
和我们小区的同一个品牌,我们这栋楼的电梯也经常坏,一个星期内我遇到两次溜梯。
这起事故的发生,让人震惊!值得反思的是,一个人人畏惧的电梯,为何有保养维护的真空期。目前网上传出的维修基金被挪用背后,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换言之,如果传闻属实,当救命钱变成某些人的提款机,普通人的生命安全就成了赌注,那真的太恐怖了。相信当地会对此事彻查清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依法严办。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