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浙江老百姓关注的智能家电使用寿命、学生文具安全性、网购服装品质等消费品质量问题,2025年都纳入了政府攻坚清单。

日前,记者从浙江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暨助企开门红推进会上获悉,全省消费品“质量提升集中攻坚、质量标准引领、质量创新强基、质量品牌赋能、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市场质量环境”6大行动18项具体任务全面启动。会议同时宣布全省将启动覆盖28类消费品的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其中明确2025年全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92%以上,对近3年抽检不合格企业实施“回马枪”式跟踪抽查;在电商平台开展不少于1000批次“神秘买家”抽检;推动500万件燃气灶、儿童玩具等重点产品实现质量安全追溯。

作为全国60多个细分消费品产业产量冠军的制造业大省,浙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前三。但市场监管部门监测显示,部分消费品存在质量波动,近3年监督抽查中,服装纤维含量虚标、小家电安全性能不达标等问题仍占不合格项目前3位。

“这次攻坚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聚焦每个民生痛点精准施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行动锁定服装鞋帽、家电、家具、燃气具等八大类28种产品,实施“一地一品一策”治理,如濮院毛衫产业推行“成分标识卡+订货确认单”双保险;温州锁具产业攻关智能锁耐用性;宁波小家电企业研发电水壶防干烧专利技术。

在与会人员当日考察的濮院毛衫创新园,嘉兴濮创服饰的样衣上均悬挂了“身份证”,标注面料成分、执行标准等信息,“去年因成分标识引发的纠纷归零了。”企业负责人何建刚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现场演示“浙品码”系统,扫一扫产品二维码,原料来源、检测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

会上,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燃气具和厨具厨电行业协会、浙江省毛衫行业协会等6个协会,共同发布了消费品质量提升倡议书,号召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共同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消费品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