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老友记》剧照 图源网络
忽有故人心上过,又是一年春与冬
文/飞鸿
作者:飞鸿,最后一年的60后,一个老兵。热爱自由,喜欢书法、运动、读书。
年轻时,有一段时间,非常自闭。
似乎要与过去的一切都隔断。
但常常,思念如同河边的晨雾一样,不经意地就弥漫过来了。
会有一些老朋友忽然就出现在脑海里,样子依旧与我愉快地接触。
往往,这样的想念,能量场会将它变为现实,让挂念在某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下转为那种转角喜相逢的真实。
一、牛兄
1988年8月初,在太原63军招待所,山西全省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高考学子参加体检和面试。
遇到了身体壮实肩膀平宽腰板挺直浓眉大眼的牛兄。
一看他就是个当兵的料。
我们在排队闲聊时,知道他和我来自一个城市,是太行中学的。
相形见绌,我感到很没有底气。
全省才选拔10个人,还包括一位女生,平均一个地市还不选出一个?看来长治的竞争压力很大。
牛兄仪表堂堂,比我几率要大。
体检结束后相约一起坐龙江大巴车返家。
那时的208国道路况奇差,坑坑洼洼路面又极窄,各种原因常常堵车。
从太原到长治200公里多点,大巴车要跑七八个小时。
虽然颠簸,但因为年轻,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车行不到半程,天就黑下来。车辆呼哧呼哧地穿梭在分水岭的大山之中,像跌宕夜航于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船,更让人感到穿过这片黑暗就看到了极光。
车窗外的星空却很美。
就着夜色,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大家谈兴甚浓。
尽管谁也不知道哪个会被录取,也不妨碍彼此成为相谈甚欢的朋友。
八月底就接到了录取通知。
九月份报到的时候,见到了牛兄,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长治的三个男生都被录取了。
彼此祝贺,友情就这么在同窗共渡中结下来了。
《老友记》剧照 图源网络
毕业以后,很多年未见,也失联了。
1995年我去到家乡物资局的机电公司工作,分到了汽车科。
同事中许多是同龄人。因为单位离家远,中午大家都不回,就在单位附近饭店吃饭后回办公室午休。
一般也不午休,就是聚在一起打双扣。
互相熟悉以后,一位同事得知我在南政院读过书,高兴地问我认识牛兄吗?他俩是高中同学。很熟。常联系着的。
我很讶异,竟然就这么拐弯抹角地知道了牛兄的近况和联系方式。
要来了电话和地址,又找到了入学时的山西老乡及大学同学。
1997年的建军节牛兄来我家探视,我爱人给做的打卤面,大家吃得吸溜吸溜地有滋有味。
二十七八岁的我们,之后又各忙各的。
2001年春节,我岳父心梗突发去和平医院就诊。
在往心内科去的路上,路对面也有一架推着病人行走的担架床。
推担架车的人不就是牛兄吗?
赶紧上去打招呼。原来是牛兄带嫂夫人回来探亲,夫人因孕发生反应,急来就诊。
在这样的地方两家偶遇,我爱人和他爱人第一次见面结识,有了家属的相识,两家人以后再没断过。
我知道我躲着过去,但心底还是在对过去有着牵扯。与牛兄总是不经意地偶遇,是他也在心里挂念着我。
二、饼兄
高中三年,好像是我人生中最高光的时期。
无忧无虑地成长,身体好,学习成绩也不错,朋友还多。
饼兄就是三年共处的老同学。
成年后也失联好久。
我工作时的单位,在96年,汽车科成立了一家出租车公司。
我分配到那里工作,常常和行业主管单位客运管理处打交道。
有一次在客运处业务科,我正在递交材料,听到有人在亮工作证打听办公人员业务上的事。
声音很熟悉。
扭头一看,帅帅的穿一身警察制服的那不是饼兄吗?
《老友记》剧照 图源网络
多年未见,一下偶遇,高兴极了。
饼兄嬉笑我:这多年就不见你。
留下了呼机号。
我也主动找过他,但每次都是遇有麻烦事了才去的。
他却是有事没事经常联系我,其实也没事,就是在一起聚会吃饭喝茶。
从此后,就被他焊死在高中148这个班群里了。
跑也跑不掉,躲也躲不得。把那个曾经一度变成冰疙瘩的我渐渐融化掉了。
三、胡团
记不清是哪年了。大概也是九几年的事。
但记得地点是在老长途客运站。
我去“长治—北京”大巴客车上送人。
朋友上车后我在车下绕着窗户看他是否坐定,就看到了一面车窗上笑意盈盈极其兴奋的胡团。
急速地挥着手在招呼我。
一瞬间觉得真有意思,她穿一身学员服军装,怎么也当兵了?还让我这退役的人给碰上了。
车快要发了,急急留下来联系方式,后来还通过信件。
胡团高中毕业后参了军,又考上了军校,学医护。发展到以后已经是正团副师级的领导了。
《老友记》剧照 图源网络
她也知道我入过伍,有着同学加战友一样的的感觉。
有一次聊天,她说她们出门在外的人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一草一木都觉得是亲的,逢年过节急着想回来看看,对我们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东东,她却激动万分。
这话,阳阳也多次和我说过。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都有道理。
四、阳阳
阳阳的可爱,同学们人人喜欢。
我也一样。
2015年国庆前一个上午,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是飞鸿吗?我是阳阳。
心头一震,还以为是假的呢。
摁电话打过去,是真的。
真人。
失联了22年。
原来一直以为,缘分这东西很假,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就算是心里有过烙印的人也不行。
曾经去过她妈妈家门口徘徊过,期望也有那么一天像偶遇牛兄、饼兄、胡团那样遇上那么一次的。
但是,一次也没有。
也许能量场这东西就是个心理安慰。
还是想错了。
《老友记》剧照 图源网络
我没有遇上,老董遇上了。
在一条路上,阳阳从京返家遛狗,被散步的老董碰到了。
老董很激动,拉住她聊了好久,并给了我的电话。
短信就这么收到了。
老董替我实现了能量场中的这个偶遇。它肯定在。
后来就被阳阳拖到高中同学的微信群里了。
而且,还知道大家原来那么关心我。
五、结尾
前几天,看到了大导演张艺谋写高仓健的一篇回忆录。
大导文笔了得,古井无波,在平淡中娓娓叙事。
高仓健先生对待他的情谊也是谦谦君子之风。
他俩互相欣赏互相尊重,远远关守互不惊扰。
如夜游承天寺的东坡怀民、雪夜乘兴的王子猷戴安道。
貌似随性,实则把牵挂存在心里。
很好的感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