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正在参加一个科学会议。在会上,会议主席在发言中提到,全新世始于大约1.15万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而,克鲁岑却在会议主席停顿的间隙“不合时宜”地插了一句话:全新世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类世。会议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事实上,“人类世”这个概念和这个词并不是克鲁岑的首创,早在1873年,意大利地质学家安东尼奥·斯托帕斯就提出,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日益增强,并将这个时期称为“灵生代”,这是“人类世”概念的雏形。但是当时的其他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尤金·斯托默提出了“人类世”这个词,但是也没有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关注。而克鲁岑在科学会议上的发言终于将“人类世”推到了科学家的面前,自那之后,在克鲁岑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世”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今,尽管许多科学家已经接受了人类对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是否已经处于人类世还存在争议。
人类世应该被承认?
人类世,即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行为确实已经对地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仅是地表,还有大气,甚至影响到了其他生物的命运,以至于构成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这个地质时代被称为“人类世”非常恰当。
从地球大气成分的变化来看,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2022年,仅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了368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将全球气温推高,一些地区的气温连创新高。气候的变化导致一些动植物迁徙到新的栖息地,这些变化将可能在化石记录中留下痕迹。
而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不仅使海水升温,海冰融化,还会导致海水酸化,这将导致海洋生物迁徙或灭绝,珊瑚礁将成为海洋酸化的第一个受害者。以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为例,2016年至2022年,共发生了4次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频繁发生的白化事件使珊瑚死亡,还大大减缓了珊瑚的恢复,2023年5月的数据显示,大堡礁的珊瑚恢复处于停滞状态。纵观历史,在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五次大灭绝中,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都是灭绝事件的标志。那么,现在海洋中珊瑚的状况是否预示着什么呢?
事实上,不只是珊瑚,地球上的许多生物的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而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城市化使森林面积减小,自然植被减少,大量的土壤裸露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的自然栖息地遭受破坏,这将许多物种赶向了灭绝。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由于过度消费、人口增长和集约化农业,1970年至2016年间,全球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68%。而根据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7万多个监测物种中,约有48%的物种因人类活动而减少,而只有约3%的物种数量有所增加。据估计,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过去5亿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高出数百甚至数千倍。而在2022年,一些科学家就提出,现在地球正处在第六次大灭绝期间。
不被承认的理由
但是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认为,人类的影响还不足以成为人类世作为一个地质年代被承认的证据。
地质年代指的是地球上的岩石和地层形成的时间,每一个地质年代通常以重大地质事件为标志。比如白垩是白垩纪的一种岩石类型特征,它是由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壳(主要是颗石)组成,在白垩纪的生物灭绝事件中,海洋中的颗石藻和无脊椎动物要么灭绝,要么遭受重创,导致大量白垩沉积,形成了该地质年代中著名的白垩层。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人类活动还没能在岩石或者地层中留下足以代表这一时代的特殊标志物,确定人类世还为时尚早。
人类开疆辟土,建造房屋、开垦农田,城市化在陆地上蔓延,这或许是人类对地球最明显的改变了。然而,这些人类建造的设施只是暂时存在。城市本质上是由钢铁、混凝土、砖块和玻璃等人造材料构成的。它们看似坚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刻都在发生的侵蚀作用会逐渐使它们损坏并崩塌,之后被大自然“回收”。许多掩埋在黄土之下的古代城市遗址就是鲜明的写照。像塑料这样的人造物,现在它随处可见,废弃的塑料污染土壤,污染水源,进入人类体内,但是并不会留下明显的可见痕迹。
农业也是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和环境的一种方式。现在,地球上大约38%的无冰土地被用于农业生产。人类通过添加氮来促进植物生长,用农药来杀灭病虫害。过量的化肥会进入水循环中,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但这种氮循环的全球扰动很难检测到,因为大自然中本身就含有很多氮。因此,今天看来的这些严重影响在未来或许只会留下细微的痕迹。
而人类活动破坏生物栖息地,固然加快了一些物种的灭绝,但是这个导致物种灭绝的证据目前很难在化石中得到体现,未来地层中是否能体现这一关系也不得而知。
是时候确定人类世了?
为了对“人类世”进行系统的研究,2009年,国际地层学委员会成立了人类世工作组。十几年来,人类世工作组的科学家们从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气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让人类世被确认的时机到了。
人类世工作组的科学家们认为,塑料、核武器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塑料、热核武器实验留下的放射性物质等应该被列为人类世的标志物。基于这些标志物的出现时间,他们认为人类世的起始时间应为20世纪中叶。2023年7月,人类世工作组正式向国际地层学委员会提出,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劳福德湖作为代表拟议人类世开始的地点。这是因为该湖中的沉积物显示,氢弹试验产生的钚含量激增,这是人类世开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关键标志,此外,其他标志物也激增,能够体现人类世的特征。如果进展顺利,“人类世”将于 2024 年 8 月被确认。
然而,“人类世”被官方正式承认并不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的,正如克鲁岑所说,“人类世”的争论真正的价值不是为了修订地质学教科书,而是要让所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类活动造成的后果上,以及我们应如何避免最坏的情况出现,“人类世”一词其实是对人类社会的警示。因此,不管“人类世”是否被承认,我们都应该珍视地球,保护地球环境,这也是在保护人类的未来。
注:在地质学上,依据对应地层的生命特征,将地球的历史分为隐生宙(没有明显生命迹象的时期)和显生宙(有明显生命迹象的时期)。根据地球的岩层或地层以及在其中发现的化石特点,地球的历史被划分为一系列较小的时间段,称为地质时间尺度。这些划分,按照时间的递减长度,被称为宙、代、纪、世和期。地质年代由国际地层学委员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