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楚”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它的本意是指丛生的树木,后来引申为打人用的荆条,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那么,历史上使用“楚”字作为国号的有哪些封建政权呢?
一、桓楚
公元403年,东晋权臣、相国、大将军、楚王桓玄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于己,并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
桓玄在位期间为政残暴,骄奢易怒,导致朝堂上下乌烟瘴气,一片不满之声。称帝后的次年,桓玄与北府兵将领刘裕交战,大败而归,在试图逃往益州的路上被益州督护所杀。
桓玄死后,其堂侄桓振率军攻占荆州,并自立为帝,史称“桓楚少帝”,并与东晋政权为敌。公元405年,桓振与晋军交战,被唐兴所击溃,兵败而死。期间,桓玄的堂弟桓谦曾短暂称帝,史称“桓楚天康帝”,后归政于东晋宗室,于公元410年在攻打荆州的过程中兵败被杀。
桓楚的最后一代皇帝是桓振的堂叔桓石绥,在桓玄死后他一直领导桓氏宗族对抗东晋朝廷。公元410年,桓石绥被东晋凉州刺史部将斩杀。
桓楚政权自公元403年起,至公元405年止,共历2年。
二、马楚
马楚的建立者是马殷,他早年以木匠为生,后从军,并从基层屡立战功而成为掌握一支军队的军阀。公元896年,马殷基本上统一湖南全境,并被唐朝正式任命为湖南的地方官。
公元907年,后梁太祖朱温正式册封马殷为楚王,并在四年后被封为“天策上将军”。公元927年,中原处在后唐皇帝李嗣源统治下,马殷正式建立楚国。三年后,马殷去世,其次子马希声继位。
马希声在位期间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公元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四弟马希范继位。马希范在位期间,与湖南地方的土家族首领彭士愁签订了《溪州盟约》,这被称为是开启了民族自治的先河,也结束了土家族自唐朝灭亡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完成了统一。
公元947年,马希范去世,其同母弟马希广继位。同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加封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楚王。马希广在位期间,马楚已经是江河日下,马氏宗族之间互相内斗,公元949年,马殷的另一子马希萼发动叛乱,马希广不忍与兄长骨肉相残,欲将王位让与马希萼。后马希萼兵败逃亡,马希广放弃追击哥哥。
公元950年,马希萼向南唐称臣并勾结湖南境内的蛮族再度进攻马希广,后马楚首都城破,马希广被马希萼赐死。次年,在马希萼的花天酒地和纸醉金迷之中,马楚的大门被南唐所攻占,马楚正式灭亡。
马楚自公元907年起至公元951年止,共历44年。
三、伪楚(宋金之际)
公元1127年,金军的铁骑长枪攻破了纸醉金迷而又繁华迷眼的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二人以及赵氏皇族、后宫嫔妃、朝中大臣、宫女侍从等三千余人被金兵掳走,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后,北宋正式灭亡。鉴于辽朝耶律德光当年入主中原的失败以及目前金朝奴隶制度无法统治封建制度的原因,金朝统治者打算在中原地区找一个有威望的“代理人”,于是张邦昌便进入了金人的目光内。
张邦昌是进士出身,后来做到北宋的太宰。北宋灭亡后,他被金朝封为皇帝,国号“大楚”,史称“伪楚”。“国家”建立后,张邦昌没有忘记自己身为北宋大臣的身份,做出了一系列效忠北宋朝廷的行为,从不敢逾越君臣的本分。
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等人后,张邦昌在公元1127年4月10日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并迎立原宋哲宗的废后元祐皇后垂帘听政,“伪楚”政权自此灭亡。公元1127年7月,张邦昌在湖南长沙被宋高宗赵构赐死。
“伪楚”政权自公元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前后共历3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