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桂兰,今年63岁,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的一所公立学校教了一辈子书。
年轻时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供我读到中师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那时候,考上师范算是铁饭碗,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于是我就在县城安了家。
我和丈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他比我大三岁,年轻时在县城的一家国企上班,后来下岗了,就靠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
我们这一代人讲求“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在操持。我有一个儿子,叫赵明,是我们夫妻俩的骄傲。
赵明从小学习好,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进了一家国企,发展得还算不错。
五年前,他结婚了,儿媳妇叫李娜,是个城里姑娘,家境比我们好,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工作,工资比赵明还高。
儿子婚后不久,孙子出生了。儿媳妇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回去上班了,赵明的工作也忙,家里没人带孩子。
他们原本打算请保姆,可我一听说,立刻主动提出:“你们请什么保姆?自己家里人带才放心。反正我也退休了,孙子我来带!”
当时,赵明还有点犹豫,说怕我累着,可儿媳妇一听,倒是很高兴,连连说:“妈,那就辛苦您了!” 于是,我收拾了几件衣服,直接搬到了儿子家,一住就是六年。
这六年,我几乎没回过自己家,每天围着孙子转,吃喝拉撒、接送上学,连个周末都没休息过。
我想着,孩子是赵家的骨肉,自己再累也值。可是,直到那一天,我偶然看到儿媳妇在聊天时对我的称呼,才发现,我的付出在她眼里根本一文不值……
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儿媳妇多少会感激一点。可直到那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才发现,我在她眼里,竟然只是一个“免费保姆”。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给孙子做早饭。孙子已经上小学了,早晨要吃得好一点,我特意煮了鸡蛋,又做了他最爱吃的小米粥和煎饼。忙活完,我喊他起床,又催着他洗漱、换衣服,一刻也不敢耽误。儿媳妇这时候也起了床,一边化妆,一边拿着手机在客厅里和朋友语音聊天。
我本没在意,可等我送孙子上学回来后,发现她把手机落在了沙发上,屏幕还亮着。我原本是想拿过去帮她放好,结果无意间瞥到了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
她的朋友问她:“你婆婆还住你家呢?怎么还不回去?”
儿媳妇回:“是啊,住了六年了,天天在家里转悠,我都烦死了。”
朋友又问:“那你怎么不让她回去?”
她回:“回啥呀?带孩子正好,省了一大笔保姆费,还能随叫随到,干嘛要赶走?反正她也没啥事干,反正就当个免费保姆呗。”
那一刻,我手里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心脏仿佛被狠狠捏了一下,喘不过气来。
原来,在她眼里,我不是长辈,不是婆婆,而是个廉价的、没有工资的保姆?
六年来,我为了这个家,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每天早起晚睡,带孩子、做饭、洗衣服,连自己的身体都没顾上。今年年初,医生说我的膝盖有骨刺,让我少走动,可我还是每天坚持接送孙子。哪怕是生病了,我也不愿意麻烦他们,自己吃点药就扛过去。
我一直以为,儿媳妇多少会感激我一点,哪怕她嘴上不说,心里也该知道我的好吧?可现在看来,她从来没把我当成家人,只当我是个顺手可用的“工具”罢了。
我心里憋着一股气,回到房间里,越想越难受,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晚上,儿子下班回来后,我把他叫到房间里,平静地问:“赵明,你觉得我在你家里,是个什么角色?”
赵明一愣,笑着说:“妈,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您是我亲妈,是这个家的长辈啊。”
我点点头,看着他,继续问:“那你媳妇呢?她觉得我是什么?”
赵明一脸疑惑:“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把手机递给他,指着聊天记录让他看。赵明看完后,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拳头紧紧攥着,显然也是气得不轻。他深吸了一口气,起身走出房间,直接把李娜叫了过来。
“李娜,你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赵明的声音里透着怒气。
李娜看到手机屏幕,脸色瞬间变了。她顿了一下,开口道:“我……我就是随口一说,和朋友开玩笑的,妈,您别往心里去。”
“随口一说?”我冷笑了一声,“李娜,你说我是‘免费保姆’,还说我在家里转悠让你烦,你要是真心尊重我,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李娜脸色一变,语气也有些不耐烦了:“妈,我承认这话说得不太好,可这几年,您不也没吃啥亏吗?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带孙子不是应该的吗?”
我愣住了,心里彻底凉透了。
“所以,在你眼里,我这些年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我声音有些颤抖,“我白天黑夜地照顾孩子,生病了也不敢休息,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就换来你一句‘应该的’?”
赵明听不下去了,怒吼道:“李娜,你怎么能这么说话?我妈是你的长辈!她这几年辛辛苦苦带孩子,你怎么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
李娜不服气地反驳:“那你妈带孩子,不也是为了你自己的儿子吗?她带孙子是情分,不带也是本分,我又没求她!”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你对她再好,她也不会感激,反而会觉得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说:“赵明,李娜,我明天就回老家。以后你们的孩子,你们自己带。”
赵明急了:“妈,您别生气,李娜就是嘴快,没那个意思……”
我摇了摇头,说:“儿子,你还不明白吗?我不是生气,而是心寒。我辛苦了六年,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冷漠和嫌弃。我不是保姆,更不是你们的佣人。我辛苦了一辈子,带大了你,现在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了行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儿子的家。
回到老家后,我终于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每天清晨,我去公园晨练,和老姐妹们聊聊天,偶尔去镇上的书店逛逛,晚上回家看看电视,读读书,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赵明偶尔会打电话来,关心我过得怎么样,我总是笑着说:“挺好的。”
至于李娜,她很长时间都没有联系我。我想,她或许并不在意我的离开,毕竟,在她眼里,我只是个“免费保姆”罢了。
可我不后悔这个决定。
人到晚年,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地付出,而是学会珍惜自己,过好属于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