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桂兰,今年六十岁,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时我在县里的纺织厂上班,那时候国企工作稳定,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日子虽然清贫但也算安稳。
后来工厂改制,我提前办了内退,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现在每个月有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在我们这种地方,勉强够用了。
我丈夫李德水比我大三岁,年轻时是个木匠,后来身体不好,早早地就干不动了。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都是我一个人撑着。
他脾气不算坏,但对家里的事不上心,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向来是“你操心就好”的态度。
我们只有一个儿子,李明,今年三十五岁,大学毕业后在省城落了脚,和媳妇王莉结了婚,还有了个孩子。
我对这个儿媳妇的印象一直不错,王莉是城里人,家境好,性格也挺温和。刚结婚那几年,她对我和老伴还算客气,每次回来都会带点礼品,嘴也甜,叫“妈”“爸”叫得亲热。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态度悄悄变了。她不再主动给我打电话,回家也越来越少,就算回来,也是待一两天就急匆匆地走。
李明倒是偶尔还会关心我们,但每次都是三言两语,问完就算,听不出多少真心。
这次是我六十岁生日,儿子儿媳专程回来,说要给我庆祝一下。我心里挺高兴的,毕竟人老了,最盼的就是家人团聚。但我万万没想到,这次的相聚,竟让我听到了让我心寒的话……
我早早地就开始准备,特意去菜市场买了最好的排骨、鱼和鸡,还去超市买了儿媳爱吃的零食和孙子爱喝的牛奶。
我虽然不是什么讲究人,但儿子儿媳难得回来一趟,总得让他们吃好喝好,家里热热闹闹的才像个过生日的样子。
下午三点多,李明和王莉带着孩子到了。孙子已经五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一进门就喊了一声“奶奶”,我心里顿时喜滋滋的,赶紧把他抱起来亲了一口。
王莉笑着说:“妈,您看您,高兴成这样,这次回来我们多待两天,陪陪您。”
我听了更是高兴,忙不迭地让他们坐下,又端茶又递水果,像个不停歇的陀螺。李明倒是随意地坐在沙发上,拿起手机刷了起来。
王莉则进了厨房,说要帮我一起做饭。我心里更是暖暖的,觉得这儿媳妇还是有良心的,哪怕平时不常回来,这次主动进厨房,说明还是把我当家里人的。
我们母女俩在厨房里忙着,我择菜,她洗菜,偶尔还聊上几句。我问她工作怎么样,她说挺累的,公司最近在裁员,她也有点担心自己的岗位。我劝她别太累,身体最重要。她嗯嗯地点头,看上去确实有些疲惫。
饭菜做好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李明给我倒了一杯酒,说:“妈,您六十岁了,以后就好好享福吧,别再操心太多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感慨,点点头说:“妈也不求啥,只要你们一家三口好好的,我就知足了。”
王莉在一旁笑着附和:“妈,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的。”
那顿饭吃得挺热闹的,孙子吵吵闹闹地要吃蛋糕,李明还给我买了个金镯子,说是给我的生日礼物。
我有些舍不得戴,觉得太贵重了,但王莉说:“妈,戴上吧,金镯子本来就是给长辈戴的,吉利。”我这才小心翼翼地戴上,心里满是感动。
晚上,李明跟他爸在客厅下棋,王莉带着孩子去洗澡。我收拾完厨房,正准备去房间休息,经过王莉的房门时,里面传来了她的说话声。我本来不想偷听,可当我听到她提到我的名字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妈,您别催了,我跟李明回来这次就是想跟他们把话说清楚……对,妈,您说得对,我们也不是印钞机,不能每次都往这边贴钱……是啊,她一个月就三千块钱退休金,哪够以后生病住院的?我可不想以后还得养他们……”
我的心猛地一沉,站在门口,手指微微颤抖。
“妈,您别担心,我今天晚上就跟李明说,劝他早点把房子卖了。县城的房子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我们再补点钱,就能在市里买个小三居,到时候就不用老是跑回来……嗯嗯,反正他们年纪也大了,住养老院也挺好,我们以后还可以少点负担……”
我感觉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都僵住了。
我从没想过,王莉会打这样的主意。她是在嫌弃我们老了,成了负担,想把老房子卖了,彻底跟我们撇清关系?
我忍着心里的寒意,悄悄地走回房间,坐在床边,思绪乱成了一团。
这房子是我和老伴一砖一瓦攒出来的,虽然不大,但承载了我们一辈子的回忆。若是卖了,我们去哪儿住?养老院?我一想到这个词,心里就发堵。养老院哪有家里舒服?况且,我和老伴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硬朗,为什么就成了他们的累赘?
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王莉依旧笑脸相迎,仿佛昨晚那通电话从未发生过。她在厨房里忙着做早餐,李明则坐在客厅看新闻。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坐到李明身边,轻声问:“明儿,妈问你个事。”
李明抬起头:“妈,怎么了?”
我顿了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你们是不是想把这房子卖了?”
李明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看了眼厨房的方向,压低声音说:“妈,您怎么知道的?”
我心里一沉,果然是真的。
我叹了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颤抖:“明儿,这房子是你爸和我一辈子的心血,我们住了一辈子,真的舍不得。”
李明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耐烦:“妈,您也知道,市里的房价贵,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小两居,孩子再大一点就不够住了。您和爸年纪也大了,住养老院更方便,有人照顾……”
“我们不去养老院。”我打断了他,声音坚定,“你们想在市里买房可以,妈不会拦着。但这房子,是我们的家,不管将来怎么样,我们都想留着。”
李明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低声道:“妈,王莉也不是坏心,她只是觉得……觉得我们压力太大了……”
“那你呢?”我盯着他,“你也是这么想的?”
他没有回答。
王莉从厨房里走出来,看到我们母子俩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笑着说:“妈,您别误会,我们只是随口一提,没真的想卖房子。”
我看着她,心里冷笑了一下。
这顿早餐吃得异常沉默,李明似乎有些愧疚,吃完后主动提出要带孩子去公园玩。我点点头,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走出家门,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结束。王莉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就不会轻易放弃。李明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心里或许也默认了这个安排。
我坐在沙发上,望着家里的一切,忽然觉得很疲惫。
这辈子,我为了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到头来,竟成了儿媳眼中的累赘,成了他们生活的负担。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不该跟老伴说。
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对这个家的期待,已经变了。
或许,以后,我得为自己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