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伏伏的天气,转瞬即逝的花期,消磨不了深圳人向往自然的心意。
每到周末,总有人发出灵魂拷问:去哪儿溜达?
推荐一处,环西丽湖绿道。全长16.2公里,今天起,全线贯通!
循水穿林远离喧嚣,遛娃骑行饱览春韶,今日奉上游玩诀窍。
且看,西丽湖新貌。
2023年,环西丽湖绿道一期示范段建成开放。
景观丰富,但规模稍短,仅3.7公里于深圳人而言,甚至不够饭后散步的距离。
2025年,环西丽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
从大勘村的微风驿起,一路向西直达百旺村的白芒驿,再沿沙河西路抵达深职大东门对面的零点广场。
至此,环 西丽湖绿道头尾连接,形成16公里的环。
环湖一圈,不单单是距离增加,沿途景点更加丰富有趣。
有独具匠心的现代建筑,也有难得可见的田园风光。
从示范段开放到今天全线贯通,一年半的时间, 南山人,尤其是西丽片区的人,对这条绿道的期待,也闭环了。
16.2公里的环湖绿道,将舒适感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周边没有高楼围绕,取而代之的是枝叶编织的天然穹顶,以及微风掠过芒草的簌簌轻响。
沿路布景颇为用心,点睛之笔当属问山叠水驿,坐落于人才研修院旁。
巧妙的布局设计,使得环西丽湖绿道示范段获得2024 年缪斯设计奖,人称“设计界的奥斯卡”。
其他驿站同样独具巧思,自然与美学并存。
白芒驿衔接骑行道与休憩区,骑行归来可在平台静享咖啡,看光影下的芒草花海。
横塘驿由山湖钓场改造而来,此处设有艺术工坊,飘出的茶香与山间草木气息悄然相会。
草涧驿藏身溪谷转角处,俯身便能触到溪流。
绿道最动人的设计,还在于懂得深圳人的疲惫。
走过沙沙作响的密林弯道,突然出现的秋千让人不由自主驻足停留。
诚然,真正的舒适从不需要喧哗,它只是悄然托住每一份向往自然的心念。
不同于深圳其他绿道,环西丽湖绿道的整体设计颇有心思。
一环九景,像是山水被裁成九页笺纸,每翻一页都能读到不同的自然叙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过程中,力求对自然的干扰最小化。
山林田溪湖,每走一段路都有不同的原生态风景。
“问山”
阳台山的轮廓被问山叠水借来当背景板,绿道上的行人缓缓踱步,成为了这幅山水长卷里醒目的标点。
“穿林”
环西丽湖绿道新开放的区域,放眼望去是大片的荔枝林。偶遇路人骑行穿过,不急不慢。好骑是好骑,但是真的晒。
“采田”
稻香尺案的阡陌之间有规模不小的花田,油菜花、向日葵...据说这里前身是一片撂荒农田,经过改造,已蜕变为深圳人踏春的好去处。
“溯溪”
写意三河,是麻磡河与其支流三条河流交汇点。三河交界处有一片宽阔的湖泊,豁然开朗。观水栈道将山林水溪相连,宜溯溪,宜露营。个人评价,环湖绿道宝藏地。
“见湖”
环湖绿道自然少不了湖光山色,行至沙河西路,澄澈的湖水与连绵的青山相互映衬,让人陶醉。
环西丽湖绿道的魅力,除了 “一环九景”,还有它对全龄友好的多元体验。
从骑行到徒步,从孩童到长者,都能在这16公里的山水回廊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深圳市区的骑行去处不多,环西丽湖绿道一出,自然受到不少骑行客关注。
今日全线贯通,现场有骑行大佬人肉亲测:“有些路段起伏多(例如下图的七连发卡弯),速度不是特别快的前提下,体验确实不错,沙河西路段的骑行体验颇为友好。”
徒步爱好者亦可挑战全程环线,感受从晨曦林雾到暮色湖光的变幻,沿路每隔两公里就有驿站可供歇脚补给,放心溜达。
至于环线方向,以西丽湖牌坊为出发点,如果徒步的话,推荐逆时针行走,骑行的话建议为顺时针。
亲子家庭或者银发长者,推荐于夕阳平台或者写意三河散步。
夕阳平台距离西丽湖牌坊较近,是热门遛娃点,交通便利,但趣味少。写意三河虽然略远,整体环境较为原生态,风景尚可,而且还能野餐露营、溯溪采摘。
在这里,每个深圳人都能找到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用脚步丈量湖山,以呼吸感知四季,让西丽湖的绿意成为生活诗意的注脚。
游玩(地图)指南
(点击可查看大图)
-地址-
-游玩指引-
① 绿道开放时间为 6:00至22:00。
② 绿道东西两处的入口较为方便,东面入口导航西丽湖牌坊;西面入口导航白芒驿,有少量停车位。
③ 目前,该绿道仍处于试运营阶段,各项设施,尤其是照明设施仍在不断完善之中。为确保安全与游览体验,建议在白天时段前来游玩,并尽量避免夜间出行。
此外,共享自行车工作日可进绿道,法定节假日及周末禁入。
图文丨Vennphang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