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广州春寒料峭,却阳光正好。
在华南最大汽车出口基地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何小鹏亲自驾驶着崭新的小鹏X9,缓缓驶入了日本NYK汽车滚装船的“大肚子”。
这是雷科技旗下电车通在小鹏汽车第255批次海外发运仪式上看到的一幕。跟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小鹏X9不同,何小鹏驾驶的这辆小鹏X9为右舵车,是首批发往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的300辆小鹏X9之一。东南亚是小鹏汽车继欧洲之后,又一重要目标市场。
在海外发运仪式上,何小鹏再次展示了对全球市场的雄心勃勃。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了全村的希望。在新势力都在将出海作为新增长点的时候,小鹏汽车却有截然不同的“卷法”。
靠近南沙港,小鹏汽车“近水楼台先出海”
2024年最后一天,何小鹏在内部信上明确,未来 3 年,小鹏在产品上的核心策略是:做精、做少,做差异,做全球。就全球来说,小鹏汽车更具体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底,小鹏要累计进入超 60 个国家和地区;未来 10 年,小鹏要做到一半销量来自海外市场,力争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份额第一。
贴近世界级港,让小鹏在全球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州南沙拥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拥有7个万吨级以上滚装汽车专用泊位、1.8公里码头岸线、近160万平方米商品车堆场。广汽丰田等老牌车企均在南沙建厂,南沙汽车制造业产值也由2015年800多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南沙汽车出口的“当红炸子鸡”,24年一季度出口新能源车同比增长超33倍,远超同期港口汽车出口48.5%的增速。
(图源:小鹏汽车)
为支持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汽车“走出去”枢纽海港,南沙海关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引导出口企业“提前申报”,对停靠南沙汽车口岸的滚装船实施“船到人到、即靠即查”,实现“前端装载—在途运输—装船操作”无缝衔接,最大程度提升通关效率。这一次小鹏X9首批发运,南沙边检在登轮许可审批和现场警戒部署等工作中为活动提供坚实保障,给予船舶通关零待时;南沙海关则在出口申报流程优化和通关服务效率提升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港口资源,2024年特斯拉中国出口销量259558辆,这些特斯拉汽车均由上海南港码头发出。截至24年9月28日,一共有100万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汽车从这里发往世界。
年初在“晚点LatePost”那篇出圈的专访中,何小鹏多次提到了全球化,他表示要以“追求科技创新的全球化公司 CEO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希望小鹏可以走向一个真正有体系的全球化科技公司。站在南沙港的发布会舞台上,何小鹏再度重申,“小鹏要成为全球领先 AI 汽车公司”。
风头无两,小鹏汽车赢麻了全靠AI?
24年对小鹏汽车来说是逆风翻盘的一年,25年前53天更是展现出扶摇而上的势头。随着小鹏MONA M03 和 P7+的热销,小鹏汽车在24年1月问鼎中国新势力第一。
对曾经的“新势力三兄弟”,二级市场的看法出现了巨大分野。小鹏汽车股价年初至今已大涨55.67%,远超当年同道而行的两兄弟(理想股价25年累涨14.46%,蔚来累涨1.83%),紧随阿里成为涨幅第二的中概股巨头(市值百亿+美元)。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市值来到174亿美元,已接近蔚来汽车的两倍(92亿美元)。
小鹏股价领涨汽车板块,直接原因在于产品销量的爆发,间接原因是享受了中国资产重估浪潮红利,深层原因则是其率先重注的AI汽车战略,已成全世界的共识。紧随小鹏之后,比亚迪25年股价累涨47.19%,其中大部分上涨发生在2月11日王传福宣布“全民智驾”战略之后。
在小鹏汽车股价蹿升的同时,同样位于广州的两家AI出行巨头,曾争夺“RoboTaxi第一股”的文远知行、小马智行25年股价分别上涨72.21%、64.53%,市值分别为67亿美元、91亿美元,被市场称为“广州AI汽车三杰”。其中,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的暴涨均发生在英伟达买入前者股票后。
(图源:雷科技/电车通)
当全球资金加速涌入AI汽车产业时,小鹏汽车已将加速走向全世界作为新的重点。
20年,从将100辆小鹏G3卖到欧洲市场开始,小鹏正式扬帆出海。24年,小鹏汽车成为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量第一、中高端纯电出口中国品牌第一,是全球首个达成欧洲万辆交付的新势力品牌,且在荷兰、丹麦、挪威等市场屡登新势力销量榜首。
AI科技驱动,小鹏汽车出海“降维打击”
小鹏汽车出海之路渐入佳境,除了何小鹏强调的“高质量、高颜值和好服务”外,以AI为核心的“高科技”是最大底气和核心动力。
泰国市场是一个例子。
小鹏X9在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畅销,本批300辆车可以做到“到港即交付”。何小鹏在活动上分享认为,全球用户的认可源于小鹏汽车持续在技术与科技上的深耕。何小鹏分享表示,“在交通拥堵的曼谷,尤其是在商圈地带,停车位通常狭小导致普通的轿车停靠都非常吃力,但小鹏X9的自动泊车能实现自主轻松泊入,安全而且便捷。作为全球最智能的MPV,小鹏X9能帮助泰国用户告别「坐不下、路口窄、泊车难」三大难题。”
(图源:小鹏汽车)
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汽车智能化能力全球遥遥领先的事实。春节出圈的DeepSeek让全世界感受到来自东方的神秘AI力量,但这只是中国日益密集的深度科技创新的成果之一。
就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来说,中国同样在引领世界,AI汽车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L2+级智能驾驶的全面上车、RoboTaxi的大规模商用普及、智能座舱相较于特斯拉的青出于蓝,以及“整车智能”概念的率先兴起,均足以佐证中国AI汽车领先世界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公司善于让技术降本进而“普惠”,基于此,比亚迪将“全民智驾”作为新目标,小鹏汽车将高阶智驾推到10万元级车型。
对小鹏汽车来说,全球化与AI汽车是密不可分的战略。
一方面,AI为核心的科技是小鹏汽车畅销世界的“通行证”。在更加复杂的全球市场,传统车企已耕耘数十年甚至更久,小鹏汽车要赢得消费者必须要降维打击。
何小鹏所说的“高质量、高科技、高颜值和好服务”全球化四要素,中国车企只有在“高科技”上能打出差异化的牌。而AI一直都是小鹏最具特色的标签以及最具差异化的竞争力,这是其赢得用户订单、吸引大众等伙伴以及被资本看好的关键。
(图源:雷科技旗下电车通摄制)
另一方面,全球化让小鹏汽车所走的AI汽车的路更顺畅。
24年小鹏汽车成为全球唯二将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何小鹏更是提醒行业“端到端才是大家伙”。在年初接受晚点专访时,何小鹏对AI大模型上车有着精辟的总结,他认为,随着大模型的推动,AI 已经从 “视觉类、小范围、泛化的 AI ” 进化到 “小脑的 AI、大脑的 AI,甚至全局的 AI”,AI 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具备了更复杂的认知和决策能力。小鹏就要从传统的智能(如自动驾驶、语音交互)跳出来,进入 “全 AI ” 的逻辑,实现 “AI 满血”。
(图源:雷科技旗下电车通摄制)
在这次活动上,何小鹏再度强调了对大模型上车的看好:
“AI大模型导致了AI能力的快速提升,我们期待比别人的标准高两代,更安全、体验更强力,不只是能够用,而是要用得好,要用户追着用,天天用的水平,这需要比别人高两代的综合能力。”
领先的AI技术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巨大的算力资源消耗,巨大的数据用于训练,而这些要素最终又会到规模也就是汽车销量上。何小鹏对晚点说,“AI 在汽车上有一个巨大的价值,就是可以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后整体定价,将成本转嫁到整车价格中,而不是单独向用户收软件费。”通过全球化,小鹏汽车销量才有了数量级增长的空间,这给AI降成本、攒数据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在这次活动上,何小鹏也表示,2025年小鹏会开启图灵AI智驾NGP在全球的测试。当行业在朝着智驾在中国“全国都能开”努力时,小鹏汽车已将L3全面上车作为25年的目标,并朝着智驾“全球都能开”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