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汽车去年年销量站上50万辆之后,理想汽车CEO李想让出了造车业务“一把手”的位置。近日,有报道称,理想汽车公司最高决策组织战略管理委员会,已经评审通过了“智能汽车战略闭环管理方案”。在该方案下,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将代替李想,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负责智能汽车领先战略的规划和落地。



为了支持马东辉开展相关业务,理想汽车战略委员会还决定让马东辉担任“产供销联席会”主任。在此之前,该职位由李想亲自担任。正如该管理方案的名称一样,此次调整整个汽车业务进行闭环管理,进行产销供深度协同。

当然,李想并不是彻底“放手”汽车业务,其依然是产供销联席会成员,同样也会参与到汽车相关的业务决策中。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调整仅仅是马东辉等核心决策层的调整,并不涉及到实体架构的变动。

作为头部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业务“一把手”的调整立即引起热议。对上述消息,飞灵汽车向理想汽车方面进行求证,暂时还未得到回复。

此次“接棒”造车业务“一把手”的马东辉,是理想汽车的二号灵魂人物。在加入理想汽车前,其曾在IAT、三一重工等公司担任核心岗位。马东辉在2015年加入理想以来,成为理想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及总工程师。“马东辉主导了理想ONE参数图片)从0到1的成功研发和交付,以及从1-10阶段理想L9、L8、L7等产品的成功研发和交付。”李想曾这样赞扬马东辉。



除此之外,马东辉还带领团队成功地完成了增程电动、高压纯电、智能空间、智能座舱四大技术平台的研发。

在2023年初,马东辉接替沈亚楠担任总裁,全面负责理想汽车的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及质量安全。而理想全面学习华为、向矩阵型组织升级中,马东辉还主导了集成产品开发(IPD)等流程的实施,提升了跨部门的协作效率。或许正是有这样的搭档在,使得李想可以“放手”造车业务。

那么把造车业务也交给了马东辉,李想本人做什么呢?根据上述报道,李想将会腾出精力专注于AI领域。从去年年底的ALL in AI的战略调整来看,这一点似乎早有苗头。在去年12月底,李想大谈对AI的看法以及理想对AI的布局,称“AI对理想意味着全部”。当时,#李想不想造车了#的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



与此同时,理想公司定位也从车企调整为人工智能企业。而对于“不想造车”这一问题,李想表示:“造车肯定是要造的,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其认为,下半场的智能化讲的不是传统的软件智能,而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这是造车往下延续的一个必经之路。而智能化转型,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

而成果来看,目前理想汽车人工智能方面已经逐步有产品落地。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已经明确提出了2025年实现L3自动驾驶的目标。另外,理想同学App上线也标志着理想汽车的人工智能应用成功从车机迈向手机端。当然,对于李想全力转型做AI也有颇多争议,这对于提升理想汽车的竞争力有何帮助,还很难断言。

从现阶段的销量来看,理想年销50万辆,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领先,但是依然没有到达“高枕无忧”的程度。在今年1月份,理想汽车交付量为29,927辆,被小鹏汽车反超;在上一周周销量也是以微弱的差距,排在小鹏之后。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去年随着MEGA的失利,理想纯电产品节奏被延后,全年只有L6一款全新产品承担上量的重任,L7/L8/L9三款产品发挥中规中矩。



在去年年底,伴随着其他品牌新车型的品牌相继落地,理想销量增长也承受不小的竞争压力。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理想今年的销量增长的最大看点是纯电系列。在经过一年补能体系的继续建设,近期有多张理想汽车纯电车型谍照曝光。另外,近日网络中还流传着一张“理想i8”的拍摄通告照片。如果图片为真,那么理想的第二款纯电产品离正式亮相也就不远了。

第二款纯电产品能否顺利为理想打开纯电市场,这是马东辉接手汽车业务“一把手”后的首个考验。另外,L系列其他车型以及MEGA也会迎来年度改款。网络中还有传言称,理想可能还会推出一款售价更低的L5,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