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一向低调的石药突然冲到了舆论中心。
当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巨石生物与Radiance Biopharma达成了一项独家授权协议。巨石生物将一款ROR1 ADC药物(SYS6005)在欧美、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多个海外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授予Radiance Biopharma。石药巨石将获得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12.25亿美金以及未来的销售提成。
石药集团是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药的代表企业,其创新药的研发及出海一直很受外界关注,但始终不温不火。去年年底,石药集团的ROR1 ADC才在国内获批临床,适应症为晚期肿瘤。
一款刚获批临床的药,为什么这么值钱?
一切要从去年12月召开的ASH会议说起,彼时默沙东在会上公布了其ROR1 ADC(MK-2140)的二期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在针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该药物的联用方案下,患者总体的完全缓解率(CR率)达到97.2%,部分剂量组达到了100%。
ROR1 ADC就此一炮而红。
在年尾的冬日里,默沙东点了一把火,Radiance公司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相中了ROR1 ADC的未来。石药巨石的SYS6005刚好就是这类药物。
这项交易对石药乃至投资者而言,都是一剂强心针。
ROR1 ADC终迎曙光
ROR1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1992年被首次发现。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ROR1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但在成人健康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成为了创新药企竞相开发的肿瘤靶点。
2020年是ROR1靶向药物的高光之年,这一领域接连爆发出三起大额交易。
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以1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3.53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拿下了韩国生物药企LegoChem Biosciences的ROR1 ADC在韩国以外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一月后,默沙东则以27.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VelosBio,获得当时处在临床1期的ROR1 ADC收入囊中。不久后,勃林格殷格翰也宣布用13.09亿美元对NBE-Therapeutics进行收购,买入了该公司的ROR1 ADC。
ROR1靶点的药物涵盖单双抗、多抗、ADC、CAR-T多个技术路线,但推进到临床阶段的ROR1药物并不算多。全球仅有约15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很多已经长期没有研发进展,例如勃林格殷格翰买入的管线。
2022年,Oncternal Therapeutics取消了对ROR1单抗研究的优先级。同年,百时美施贵宝暂停了ROR1 CAR-T的临床。去年,多个从事ROR1 CAR-T研究的海外药企,其临床试验不幸出现了多个受试者死亡的事件。ROR1 CAR-T因此被蒙上一层阴霾。
层层筛选过后,只有ADC药物开发ROR1靶点取得了突破。2024年年底,默沙东公布了ROR1 ADC药物MK-2140的2期临床数据,共36名患者中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MK-2140联用方案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不同剂量组分别达到100%、93.3%和100%。ROR1药物自此迎来曙光。
DLBCL一线治疗的新星
从现有研究看,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的ROR1 RNA特异性较高,大部分ROR1 ADC首选的适应症都是血液肿瘤。默沙东ROR1 ADC最集中专攻的就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石药这次出海的ROR1 ADC没有明确具体的适应症,但业界猜测大概率也是血液肿瘤。
数据显示,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占所有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3.92%,占所有淋巴瘤的35.75%。长期以来,以利妥昔单抗为核心药物的R-CHOP疗法是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临床上长达20年都难有突破。罗氏自己开发了维泊妥珠单抗,才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更进一步。
横向对比看,默沙东的ROR1 ADC显现出了更具潜力的治疗效果。同样在2期临床中,维泊妥珠单抗的CR率为77%,其总体疗效和安全性都相对弱于默沙东ROR1 ADC。
图源:华创证券研报
今年2月,默沙东宣布启动ROR1 ADC新药联合方案用于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三期临床试验。这个三期的结果会非常关键。不仅将决定默沙东的ROR1 ADC能否对维泊妥珠单抗造成冲击,更加代表着ROR1这个靶点能否最终成药。
西边不亮东方亮
相较于海外ROR1药物一片哀嚎,国内的ROR1靶向药物看上去进展还算顺利。
最热门的ADC领域,全球6款进入临床阶段的ROR1 ADC,中国biotech参与或自主研发的占了一半。石药的SYS-6005、基石药业的CS5001进展排名前列,华东医药紧随其后。而百利天恒的4-1BB/CD3/ROR1/PDL1四抗药物是全球唯一。石药在今年又诞生了超10亿美金的重磅交易。
基石药业的CS5001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同步正在推进全球多中心Ib期试验,对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及后线治疗作出探索。2024年的ASH大会上,基石药业披露了Ia期临床研究结果,经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最终ORR达到56.3%,比默沙东的品种略有优势。有机构认为,CS5001具备该领域Best-in-class的潜力,甚至还在开发实体瘤相关临床。
但目前全球毕竟还没有ROR1靶点相关药物上市,要想证明这个靶点的真正实力,还要等待先驱者的尝试。中国企业在这股浪潮中已经占据了一定优势,如果未来能杀出重围,ROR1 ADC或许会是国内biotech弯道超车的品种。
撰稿丨杨曦霞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雾纪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