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2013年,市人大代表李容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投身到特殊教育事业当中。十二载风雨兼程,在她及团队的努力下,阳春市启智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强,数百名智力落后的孩子也在这里走向社会。
午后,阳光正好,李容和几位老师一起给孩子们上乐高课,通过搭建积木的方式帮助他们提升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普通人看来十分简单的游戏,这群孩子要完成可能需要数小时的时间。而李容告诉记者,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是老师,有时候更担任着父母、领路人等多种角色。哪怕孩子们的进步像蜗牛前行一样缓慢,她也愿意耐心陪伴。
2013年,当了25年小学教师的李容接到上级通知,调任至阳春市启智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创立初期,面对资金紧缺、人员不足、设施落后等诸多困难,李容没有却步。
市人大代表 阳春市启智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 李容: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比较艰难的。我一手筹办,从招生、招聘教师开始,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经过十年,我们学校从无到有,包括硬件设施、师资配备都比原来好了很多,刚开始是10名教师,现在有了35名老师。也取得了很多荣誉,像是我们学生的旱地冰壶比赛成绩在全省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家长们对我们也很有信心。
为了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共沐教育阳光,从2016年开始,她和巾帼文明岗的19名女教师一起组成春城组、春北1组、春北2组、春南1组和春南2组共5个送教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上门送教、给学生们做康复训练。阳春从南到北的崎岖山路上,从东到西的弯曲小道上几乎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阳春市启智学校教师 李绮晴:
记得在一次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李校自己掏腰包为学生买猪肉改善他们的伙食。因为这个家庭非常困难,学生自己也行走不便,父母也离异了。李容校长十年如一日地用心用情做好特殊教育,守护“折翼天使”,给残障儿童及其家庭带去了希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要想向她看齐。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作为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李容也时刻把特殊学生的发展问题放在心中、扛在肩上,为此,她今年带来了《关于扩大阳江市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安置规模与招生范围的建议》,让特殊教育向“向两头延伸”。
市人大代表 阳春市启智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 李容:
我作为人大代表,平时除了做好学生的工作外,也很关注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我觉得面对特殊群体,教师们要有“五心”,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更要有专业性。为了让我们的特殊学生有更高层次的培养,我建议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招生范围、增加学位,让特殊学生有更好的平台去展现自己。
李容坚定地表示,未来将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为我市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 阳江新闻
记者 | 冯秋颖
摄像 | 毛续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