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养老金差距大,还有网友对养老金分层:大约为五级养老金层面,数百倍鸿沟 与差额 。触目惊心的现实,令人深思。
一、下面来看数据对比(以2023年为例),小编从五类群体的月均养老金,资金来源 及替代率(%)几方面来归纳。
农民 : 月均养老金 100-200元,
城镇居民 : 月均 300-500 元,基础养老金+少量个人账户(年缴500-3000元),替代率15-20 % ,
企业职工 : 2500-4000 元, 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缴费基数60%-300%) ,替代率40-50 %,
事业单位人员: 5000-10000元,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财政补贴50%),替代率70-85 %
公务员 : 6000-20000 元, 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职务津贴(财政全负担),替代率90-120 %!
二、举几个养老金典型案例:
案例一:浙江某农民:每月187元(基础养老金180元+个人账户7元),需养鸡种菜来补贴生活;
案例二:上海企业退休高管:工龄35年,月领8500元(含企业年金),不依赖子女养老;
案例三:湖南某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级教师,教龄35年,月养老金5657元,职业年金550元,合计月养老待遇6200元,可享受轻松退休生活。
案例四:湖南,某企退人员,50岁,2024年8月退休,1992年9月参加工作,工龄32年,累计缴费年限31.92年,个人账户累计金额77796.4元,缴费指数0.7113,月领养老金:2653元。
这个待遇是温饱型。
案例五:浙江某一级调研员:2024年退休,基础养老金 5199.34 元、过渡性养老金 7985.47 元、个人账户 1181.90 元,
职业年金 1523.14 元,
合计月预发养老金15889元万元(含职业年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还会上调!这样的高待遇可开启旅游,享受舒适生活。
二、综上所述,养老金差距最高和最低达100倍,发人深思,养老金差距根源在哪里?
首先是制度性分层的矛盾 ,
比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收益率仅2%-3%,远低于社保基金6%的运营收益;
财政补贴悬殊:2022年中央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超9000亿,而城乡居民仅2000亿。
最主要是双轨制形成的制度红利,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隐形福利,
比如:视同缴费年限按档案参加工作时间及工资100%计算,而企业职工按实际工资60%核定;
再说还有职业年金的补充:
事退人员及公务员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达8%,财政全额兜底,而企业年金平均4%,而且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给员工缴纳年金,企业年金没有强制性。
其次,还有缴费基数的不同,
实则人为扭曲。
不少企业按“地板线”缴费:
60%的私企按社平工资60%为员工缴纳社保金,导致个人账户累计金不足;
再来对比机关事业单位“天花板”标准:
公务员缴费基数包含车补、绩效奖等收入,实际基数最高可达社平工资300%。
另外,还有历史债务转嫁等因素不可忽视: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工龄视同缴费形成的9.2万亿隐性债务,由当代劳动者分担。
写在文末:浅探如何破解养老金差异?
小编认为:第一要打破身份壁垒,统一缴费规则:将公务员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降至4%(与企业对齐),取消职务津贴计入缴费基数;
第二,要建立全民基础养老金:设定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50%的保底标准(如浙江2023年可提至1500元/月)。
第三,财政再次分配:逐渐向弱势群体倾斜, 实施“阶梯式补贴”:对月养老金只有几百元的低收入群体,财政适当补贴。
对于养老金差距,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