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们看似是铁板一块的好兄弟,实则不然。108个好汉,各有各的心思,尤其是对待招安这件事,态度更是天差地别。
作为力主招安的宋江,对那些反对招安的人可谓是恨之入骨,认为他们是自己“洗白”路上的绊脚石。
而军师吴用,早就看穿了宋江的心思,甚至主动帮他除掉这些“眼中钉”。那么,究竟是哪三个人,让吴用和宋江如此忌惮,甚至不惜下狠手呢?
一、李逵:宋江的“刀”,却成了最大的隐患
李逵,梁山上的“莽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对宋江忠心耿耿,但也是反对招安的“铁杆”之一。李逵反对招安的理由很简单——嫌规矩太多,不自由。他喜欢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生活,而不是被朝廷条条框框束缚的日子。
然而,李逵的“莽”不仅让宋江头疼,还差点让梁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比如他大闹东京,打伤朝廷命官,差点让宋江的招安大计泡汤。
更让宋江后怕的是,李逵曾因听信谣言,差点一刀砍了他。虽然事后宋江表面上大度原谅,但心里早已对李逵起了杀心。
吴用看穿了宋江的心思,知道李逵这张“嘴”迟早会坏事。于是,在宋江喝下毒酒后,吴用骗李逵也喝下毒酒,彻底解决了这个“隐患”。李逵的死,不仅是宋江的意愿,也是吴用为了自保的“借刀杀人”。
二、柴进:心怀正义的“前朝贵族”,却成了宋江的绊脚石
柴进,梁山上的“贵族”,曾是前朝皇室后裔。他落草为寇,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对朝廷的腐败和奸臣当道深感不满。柴进反对招安,是因为他不想与高俅、蔡京这些奸臣同流合污。
然而,柴进的这种“正义感”却成了宋江招安路上的绊脚石。宋江一心想着招安,博个封妻荫子的前程,而柴进的坚持无疑会让梁山内部产生分裂。为了自己的“大计”,宋江决定牺牲柴进。
吴用作为宋江的军师,自然也是招安的坚定支持者。他利用柴进在战斗中的失误,借朝廷之手除掉了这个“不稳定因素”。柴进的死,不仅是宋江的意愿,也是吴用为了维护梁山“团结”的“借刀杀人”。
三、王英:贪财好色的“山大王”,却成了吴用的眼中钉
王英,梁山上的“山大王”,贪财好色,无恶不作。他反对招安,纯粹是因为招安后没了“油水”。王英喜欢的是抢钱、抢女人的快活日子,而不是被朝廷管束的“良民”生活。
虽然王英对宋江忠心耿耿,但他的存在无疑是对宋江招安大计的阻碍。宋江可以容忍王英的贪财好色,但不能容忍他成为招安的“绊脚石”。为了自己的“大计”,宋江决定除掉王英。
吴用对王英的杀心,除了宋江的授意,还有自己的私仇。当年宋江将美貌的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而吴用也对扈三娘觊觎已久。王英的“得手”让吴用怀恨在心。于是,吴用借战斗中的失误,让王英在征讨方腊时被郑彪杀死。王英的死,不仅是宋江的意愿,也是吴用为了泄私愤的“借刀杀人”。
李逵、柴进、王英,这三个人不仅是宋江招安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吴用眼中的“眼中钉”。梁山好汉们看似是铁板一块,实则暗流涌动。在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所谓的“兄弟情义”早已变得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