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定调农民养老金上涨,多地已开始调整,最高涨了40元。
2月21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文章中明确写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算是又一次确定了2025年要提高农民养老金。
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增加了20元,达到了123元/月。2025年的涨幅还没定下来,很多专家建议能够大幅涨一涨。不过,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调整基础养老金。
黑龙江省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达到163元/月。还有江苏昆山市,陕西潼关县也都是上涨10元。
另外,江苏苏州市区增加20元,江苏常州25元,最高的是甘肃肃南县,大幅增加40元,全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28元。
有人可能看不懂了,又是县一级增加,又是市一级增加,还有省一级增加,到底以哪个为准?是可以累积的吗?说到这里,就需要普及一个常识了。
基础养老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基础养老金,承担“保基本”的责任。目前每人每月最低标准是123元,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农民养老金,没有低于这个数的。
另一部分是地方基础养老金,根据地方的财力来增加农民的保障。目前全国31省市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都高于123元,最高的上海是1490元,比全国最低标准的123元高多了。最低的地方也有140多元,这就说明地方在中央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钱。
不过,地方基础养老金的资金来源,每个省份不一样,有些是省市县财政分担,有些是市县财政分担,还有些是省县财政分担。
比如广东就分为两种情况,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就是由省、市、县按1:1:1分担,而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则是由市县共同承担。再比如海南省,是由省与市县按6:4分担,分担比例又不一样。
上面提到的甘肃肃南县,地方基础养老金也是由省市县财政分担,这次增加的40元都是由县级财政承担,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175元。另外,再加上市级基础养老金5元,省级基础养老金25元,中央基础养老金123元,一共就是328元。
省县财政分担的也有不少,比如安徽霍山县,2024年度中央基础养老金是123元,省级财政为12.95元,县级财政为41.05元,也就是说霍山县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177元。
像黑龙江提高的是省级标准,下面的市县,如果财政允许,可以继续增加。再加上2025年中央基础养老金会增加,所以肯定会高于163元。
目前,农村老人月均养老金大概是223元,看到有不少人说根本没这么多,只有100多元。要知道这是平均水平,还是要看各地的财政水平。有钱的地区,农民养老金就高一点。比如江苏昆山的基础养老金就有690元,珠海是505元。
说实话,相比城镇职工养老金,农民的养老金确实很低。但是这几年,地方财政承压,也没多少钱,想多涨一点也不容易。所以,估计只能靠中央财政多点支持,让基础养老金多涨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