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德国大选只剩最后24小时,但结局似乎已经被提前“剧透”——民调一路飙升的基民盟主席默茨,几乎已经稳坐总理宝座。这位“准总理”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会见了中国外长王毅。甩出两句话:联盟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推动中德合作取得更多成功”。

好家伙,早干嘛去了?默茨的“临门一脚”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选举套路?



根据德国福沙舆论调查所最新数据,默茨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支持率高达29%-31%,甩开第二名选择党和第三名社民党一大截。但仔细看,这胜利更像是“矮子里拔将军”。现任总理朔尔茨执政四年,德国GDP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0.3%,2024年-0.2%),失业率飙到6.1%的四年新高,连宝马、巴斯夫等工业巨头都开始裁员外迁。

德国近一年爆发多起难民暴力事件,民众怒火直接烧向朔尔茨的宽松政策。默茨趁机打出“边境管控+驱逐非法移民”牌,甚至不惜与极右翼的选择党“眉来眼去”,结果被朔尔茨嘲讽“削弱了反极右翼的政治防火墙”。不过选民显然更关心安全——默茨的“铁腕人设”反而吸了一波粉。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欧洲盟友疯狂输出“美国优先”,甚至公开支持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朔尔茨被晾在一边,默茨却趁机喊话,欧洲团结才能被美国尊重!这波操作既怼了特朗普,又立了“欧洲硬汉”人设,堪称政治版“借力打力”。



曾经的中德关系挺好的。德国汽车卖爆中国,中国光伏板铺满德国屋顶。2011-2020年,中德贸易额从1440亿飙到2121亿欧元,默克尔任内访华12次,被中国网友戏称“德国铁娘子,中国老朋友”。

朔尔茨上台后画风突变。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北溪管道被炸、能源价格暴涨;对中国电动车搞反补贴调查,惹得比亚迪直接暂停欧洲工厂计划。德国经济被折腾得“从火车头变拖车”,默克尔攒的家底全败光了!

面对烂摊子,默茨向王毅表态:“支持自由贸易”“深化中德合作”。这话听着耳熟?没错,当年默克尔也这么说的!但别忘了,默茨去年还嚷嚷过“减少对华依赖”“警惕中国威胁”,甚至涉台问题上搞小动作。如今突然“变脸”,到底是真心悔过,还是选举前“临时抱佛脚”?

2024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占率突破25%,德国大众被迫降价20%保销量。朔尔茨政府跟着欧盟搞反补贴调查,结果中国反手对德国豪车加税,奔驰股价应声暴跌10%。默茨嘴上说“反对贸易战”,但若上台后继续对华强硬,怕是又要上演“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德国被俄乌冲突坑惨了:北溪管道被炸、核电站全关,工业用电成本翻倍。朔尔茨舔着脸求美国买高价液化天然气,默茨却放话要“重启核电”。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特朗普刚给魏德尔站完台,转头就要对欧洲加征关税。默茨若想“对华友好”,等于公开打脸美国。

就算默茨赢了选举,组阁才是很有难度。联盟党+社民党的“大联合政府”支持率不足50%,拉绿党可能重蹈“红绿灯联盟”内讧覆辙,找选择党又会被骂“背叛民主”。

默茨若联合社民党,可能延续朔尔茨的摇摆路线;若拉拢绿党,环保议题又得得罪工业界;万一咬牙牵手选择党,中德关系分分钟被民粹绑架。

默茨的两句“定调”听着漂亮,但德国政坛的“宫斗剧”才刚开场。中德合作要想重回“蜜月期”,光靠口号可不够——得看默茨敢不敢顶着美国压力重启北溪、敢不敢给中国电动车开绿灯、敢不敢把“反华议员”按回座位。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现在最缺的是什么?钱!经济!就业!而中国手里有的是市场、技术和投资。默茨要是聪明,就该学学默克尔——务实合作才是硬道理,意识形态又不能当饭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