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送(右一)在斯里兰卡康堤参加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学术理事会。
2024年,我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套印着我头像的斯里兰卡邮票。鉴于过去十年我在中国和斯里兰卡科技合作方面的贡献,在斯里兰卡城市发展、建设与住房部的安排下,斯里兰卡邮政专门为我做了这套纪念邮票。这份意外的礼物让我倍感欣喜,也是我去年政协履职工作的写照。
2024年,围绕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结合我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所了解的典型共建国家情况,我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切口,形成了《关于强化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环境治理走深走实的提案》,该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同时,我还提出了《关于加强荒漠化防治和绿色富民协同的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如今已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是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科研人员,2014年至今,我一直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科教援助工作,尤其是亲历了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等国开展的水科技合作。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模式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认识到人才培养和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如何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如何培养知华友华人才,如何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我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向共建国家分享推介中国经验,如何更好地对接当地需求和国际标准,如何既有利于增强共建国家的获得感,又能促进中国水务产业“走出去”。
因此,我通过深入调研、走访、查阅资料等,最终形成了《关于强化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环境治理走深走实的提案》,建议以重大民生需求为导向,开展“小而美”项目,通过联合研究、技术合作和示范、组建生态环境研究机构、科教援助等不同方式加强合作;促进环境数据与绿色技术信息共享,推进绿色规则标准对接;鼓励海外中资企业资助当地生态环保事业,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和模式“走出去”等。提案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外交部等部门的认真答复,一些政策建议也被充分吸纳到相关政策文件中。
这些工作也为我持续深入开展中斯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赢得了斯方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认可。如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已充分证明,通过强化环境治理合作,可以为融合不同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架起“绿色桥梁”,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和实现共同繁荣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我将继续紧扣国家战略,聚焦民生需求,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
作者:魏源送
文字编辑: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