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带去哪些“民意”?

2月21日起,上游新闻推出“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点滴,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全国政协委员杨新民。

2月18日,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内,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杨新民轻抚案头——过去一年来,他的履职工作始终围绕着两份重点提案展开。

一份是于2023年提交的《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家西部科普中心》的提案,另一份则是他于2024年提交的《关于加强应急车道高效利用,缓解高速公路拥堵难题》的提案。

对于杨新民而言,提案提交后,履职的重点才真正开始。从推动西部科普中心方案制定,研发智能系统疏通城市拥堵的“血栓”,再到用数据算法优化人才政策,他始终以“用数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让提案中的设想一步步落地,寻求社会发展难题的“最优解”。

种下科创星火

几年前,一个数据让杨新民不禁蹙起眉头——2022年重庆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2.5%,虽居西部第一,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也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杨新民意识到,在西南地区加强科普工作已迫在眉睫。

为此,他在2023年两会上提交“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家西部科普中心的建议”提案后,杨新民也一头扎进科普工作之中。

“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身为院士,杨新民站上了中小学校的讲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和图片,介绍数学在国民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数学这门学科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发动“朋友圈”,邀请数学领域的院士专家做线上科普公益讲座,单场讲座吸引超过17万人次观看。

数学,从一个个枯燥、艰涩的定理公式中走出,抽象的数字、符号具象为孩子们眼里的星光。

此间,他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国家西部科普中心建议的落地。2024年4月,他在提案中播下的种子,终于开始抽枝展叶——中国科协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印发《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杨新民提案中的核心建议化作“成立西部科普工作联盟”“建设数字科普样板”等具体路径。


“这是我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最重要的成绩。”目前,杨新民正带领团队全力打造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数学科普馆,并亲自推进展陈设计和建设等工作。他以实际行动助力西部科普中心建设,践行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担当,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比翼齐飞。

杨新民希望,能通过近距离展示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激发出参观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升公民数学科普素养。如今,场馆主体建设已近尾声,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敞开大门。

解决交通拥堵难题

“数学之用”,是数学展览馆展陈内容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数学如何优化交通拥堵问题”,恰是杨新民的研究方向。

杨新民郑重地领着记者前去察看一个一米高的铁盒,其外表和普通电箱一样,朴实无华,“别小看他,这是我们解决高速路堵车的‘法宝’”。

通常情况下,高速路上的应急车道是为车辆出现故障等特殊情况下预留出的必要通道,即使导航地图上的车流红得刺眼,空空如也的应急车道也不能行车。

“但闲置是最不‘优化’的处理方式。”杨新民自己也曾多次亲身经历如此尴尬的情况。他调研发现,近年来多地开始探索借用应急车道缓堵保畅措施,且效果显著,“基本都能实现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

但此举仍未全国推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包括应急车道高效利用方案设计水平不一、法规未同步更新、应用范围有限等。

“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用更智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2024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应急车道高效利用,缓解高速公路拥堵难题”的提案,建议利用多种设备和新兴数字技术研发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智慧管理系统,并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的肯定回应。

如今,杨新民与重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合作,亲自带队研发应急车道智慧管理系统,且已进入实地试点阶段。与此同时,他正参与交通部对相关法规修订的研讨,努力打通数学算法与法规的隔阂。

求解西部引才方程式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都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深耕科研多年的杨新民深谙此道。

《中国人才发展现代化指数2024》显示,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苏州位列第一梯队,人才结构、创新活力和企业影响力均居全国前列。而成都、重庆等西部新一线城市跻身第二梯队。

2025年,杨新民决定将“如何优化重庆乃至西部的高端人才政策”确定为自己的两会提案主题。


为此,杨新民研究了多地的人才培养情况和人才政策情况。提炼出数条提升西部人才“引力”的策略,如制定有差异化的专项人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入渝。

“人才政策也要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要综合考虑人才的学术、生活、发展需求。”杨新民说。

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一楼办公室里,还记录着杨新民团队更多的“优化成果”——

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开展“针对肾脏病和新生儿疾病的知识图谱构建”和“机器学习方法在儿童慢病防控中的应用”等项目,让相关疾病诊断时间不断缩短;开发交通预测模型,让红绿灯等道路信号灯能根据交通流量智能变化,缩短拥堵时间……每个成果都在诠释着华罗庚“大哉数学之为用”的箴言,也见证着杨新民的履职之路。

“推动西部科普中心建设方案落地,继续完善高端人才引入提案……”杨新民的工作簿上,已列好2025年履职安排,在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交汇处,杨新民正以提案为笔,续写着新时代的“九章算术”。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