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看看同龄人的状况,有人为生计奔波,有人从容等退休,有人已经享清福了。

总是拼命往前冲,可以让自己更进一步,但也可能功亏一篑。

踮起脚尖,你离天空更近,但也会站立不稳,随时摔跤,得不偿失。

因而,人在变老的路上,稳住了,就赢了。



01

稳不住,后半生很糟糕。

《万历野获编》里记载,明代很多官员,人生有三部曲。

第一,中了进士之后,给自己一个名号,抬举自己的身份,沽名钓誉。

第二,在外地混一圈,就调回京城,马上找一个小妾。不找美貌的小妾,而是要其在京城有很宽的人脉资源。便于混高层次的圈子。

第三,在京城买豪宅,或者建房子,让自己尽量舒服,也算是给子孙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

也就是这样的安排,导致很多官员,晚节不保,或者晚年凄苦。

当年的名臣张居正,不仅在京城有豪宅,妻妾,就是一日三餐,都很奢侈。一顿饭,要有几百个品种的菜。

为了支撑起奢侈的生活,张居正工作也很卖力。

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过世,但是他不回老家守孝,而是做出了“夺情”的决定。也就是穿戴朴素一些,该上朝就上朝,该吃喝就吃喝。

很多官员为此弹劾张居正,说他不守规矩。

明神宗见状,下诏,说:“再及张居正夺情者,诛无赦。”这才堵住大家的嘴。

张居正后来劳瘁而死。其家属失去了“靠山”,加上很多言官在背后煽风点火,导致抄家。

张居正的家人,被流放,或者饿死,非常凄凉。

以史为鉴,让一个人在后半生,不稳住自己,还拼命追求享乐、地位、权势;用健康换取子孙的安稳,反而会陷入困顿。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原本,奋斗了半生,已经有一定的积蓄了,房子车子也有了,地位也到天花板了。但是人心不足,持续发力,反而走向了愿望的反面。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一根几毛钱的火柴,可以烧毁一栋大楼;人生的一次摇晃,可以让你失去半生成绩。

我们从年龄结构来看,五十岁之后,就在身体上,会走下坡路了。

人的内心的欲望却在上升,这就导致身体和欲望,不匹配,人生的根基会摇摆。

身体、心灵、脚步、家业、钱财等,稳不住的时候,就是亏损的开始。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推一张牌,就倒了一沓牌,还没有办法暂停。



02

稳住了,后半生就赢了。

70后的我们,在看懂“不稳”的后果之后,再联系自己的人生,就知道怎么做了。

很多的人,都是从农村出生,或者在小城镇出生,经历了成长的苦。插秧割稻子、放牛、挑土等,都干过。

离开校园之后,我们想尽办法去城里混。在东莞、深圳等地打工,咬牙坚持,终于有了一点积蓄。

中年,结婚生子,还在城里买房。也算是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过上了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生活。

五十岁的时候,多数的人准备了养老金,就差退休这一步了。儿女也养大了,能够自己去找工作了。

如果是在职场,按照论资排辈的方式,我们也有了一定的位置,算是老员工了。

人生取得了丰收,只要稳定地过渡到六十岁,晚年的福气就源源不断。

稳住工作,才能顺利退休。

当下,我们要面临退居二线,被边缘化的问题。但是没有关系,你应该理解上司,启用年轻人,才能保持单位的活力。

只要还能留在单位,就行了。自己给年轻人打下手,也没有关系。过几年,你退休了,曾经的委屈,也是值得的。

稳住存款,才能有备无患。

不要乱投资了。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是万万不能的。

在有养老金的前提下,存款是做人的底气,也是吃喝玩乐的保障。人啊,谁都有应急的时候,不能毫无准备。

稳住身体,才能追求风景。

我们也想,去追求诗和远方。但是你要走得动,而不是坐轮椅出门。

少熬夜,不抽烟喝酒,戒掉欲望,都是给身体松绑。

六七十岁的时候,你还健健康康的,就知道人生有多好。就算你不去远方,在家门口转一圈,也像住在景区一样。

稳住关系,才能家庭和睦。

一些虚情假意的关系,就要丢掉了。反正也没有利益冲突,何必去挽留?

对于靠谱的亲戚朋友,你应该多关照,以后大家能互相帮忙。

自己的老板,一定要爱护,这是陪你最久的人;自己的父母,要孝顺,给子女做出榜样来。

稳住心态,才能感受幸福。

不管外界多好,你没有好心情,就享受不到。带上一份好心情,丢掉所有的功利心,不去触碰是是非非。你静下来,这幸福感就提升了几个档次。

稳,拆开来,就是“禾”、“刍”、“心”。

禾代表粮食,刍表示以手取草,心是心房,中心。连起来看,就有了丰厚的粮草,人心就安定了,生活就美好了。

好的后半生,“执中,平而且稳”。



03

《孙子兵法》有言:“庸者谋事,智者谋局。”

辛苦半生的70后,也应该为养老谋局了,不能坐等自己进入老年。

世上万物都是运动的,我们稳住自己,不是一直停顿,而是走走停停,顺其自然。

比方说,身体在变老,就定期去体检,根据实际情况去保养;夫妻吵吵闹闹,有了裂痕,就主动沟通,进行修复;儿女长大了,及时放手,少说几句。这些都是“稳”的具体表现。

变老的过程,人生的步骤,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往后越来越顺。

从今往后,能以不变应万变,又能顺势而变。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