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

据央视新闻报道,有记者提问,中国一直声称南沙群岛的柏礁是中方领土,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一直被越南占领。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的一项研究表明,越南通过填海造陆将柏礁扩大了10倍。同时越南还疏浚了一条299米宽的航道,其宽度足以让军舰等大型船只停泊。



南海(资料图)

嘴上喊着“中越友好”的越南,近日又在南海群岛柏礁、毕生礁等多地进行填海造陆工程,而且这些工程都已经奠基。其中柏礁是越南填海造陆计划的重点工程,越南准备将该岛礁扩大,修建机场、公路等军事设施,目前已经修建了约400米,全部建成后估计长达3000多米。修建如此之长的飞机跑道,完全能够起降越南军队的运输机、战机等大型空中装备,此举旨在提升越南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捍卫越南所称的海洋权益。有了这样的机场作为铺垫,那么未来越南就有了与中国谈判解决海上争端的底气了。

柏礁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它位于南海西侧,扼守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航道,地理位置极其敏感。机场建成后,越南将极大提升其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和控制能力,对南海航运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这就好比在咽喉要道上筑起了一座军事堡垒,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柏礁周边海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越南加快在柏礁的基建进程,很可能与资源开发密切相关。这不仅关系到越南的经济利益,也可能加剧南海地区国家间的资源争夺,进一步复杂化南海局势。

第二件事: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在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王毅表示,去年11月,主席和斯塔默首相成功会晤,为中英关系改善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两国各领域交往和机制性对话相继重启,合作成果逐步显现,提振了社会各界信心,也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事实证明,中英加强对话合作是正确的选择,符合双方利益,顺应世界大势。中英制度、历史、文化不同,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很正常,关键是树立客观理性认知



中英合作(资料图)

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仅是技术的交流,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共同追求;在科技领域,中英两国的科研人员将携手攻克一个个难题,推动科技进步的浪潮;教育合作则将为两国青年打开一扇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而经贸合作,更是为两国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件事: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当地时间1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谴责欧盟和英国“完全不守信用”,不能成为未来任何俄乌协议的相关方。“我们现在明白,明斯克协议的担保人,整体上是欧盟国家和英国,都是完全不守信用的,不能成为未来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任何协议的参与方。”涅边贾在会上称,“他们被原始的‘恐俄症’蒙蔽了双眼,疯狂地想在战场上击败我们的国家,不惜利用那些活下来的乌克兰人来达到这一目的。”



瓦西里·涅边贾(资料图)

事实上,欧盟和英国一直在用“恐俄症”这一虚幻的敌人形象,来操控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从一开始的经济制裁、到如今的军事援助,欧盟和英国始终站在与俄罗斯对立的一方,煽动着冲突的升级。这种政策不仅给乌克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让整个欧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而最让人痛心的是,欧盟和英国的行为显然没有考虑到乌克兰的根本利益。乌克兰所遭受的惨痛局面,实际上并非它愿意走向的命运,而是西方列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结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