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虽然特朗普有意同时施压俄罗斯、乌克兰还有欧盟,但在英国暗示或将向乌克兰派兵、法德意大利强调会继续军援基辅的情况下,美国要想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泽连斯基会在2月18日对土耳其进行国事访问。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务卿鲁比奥,也准备在沙特举行谈判,这被认为是在为美俄总统举行会晤做准备。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在沙特与普京会面。

根据美国释放的信号,2月底,就“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普京与特朗普将展开具体讨论。特朗普想要的,是在与俄罗斯举行谈判的前提下,再与泽连斯基谈判,然后举行由美、俄、欧盟与基辅参加的谈判。最终目的是为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泽连斯基表示,他恳请特朗普在与普京对话时保持对乌克兰的“忠诚”。基辅的态度很明确:在谈判的时候,美国应该将乌克兰当成优先事项,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将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都至关重要。

用泽连斯基的话说就是,没有美国,乌克兰难以生存。泽连斯基还公布了乌克兰的最新伤亡情况,称乌军阵亡人数达到了4.6万,受伤人数约为35万,还有数万名乌军仍然处于下落不明或被俘虏的状态。


就在美俄乌克兰为谈判做准备之际,战场上出现了新的变数。与此同时,欧盟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事实表明,美国如此不在乎欧盟的感受,不是无缘无故的。

关于俄乌冲突,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忍无可忍?乌克兰开始报复美国了。据俄新社2月18日报道,乌军无人机在17日袭击了属于美国的石油设施,此次遇袭的石油泵站,主要是用于从哈萨克斯坦输送美国与欧洲的石油。

基辅发起的这次军事行动,让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有关的石油泵输送量预计将下降70%以上。在俄罗斯看来,这是泽连斯基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基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美国,乌克兰也能敲打美国。

截至目前,基辅还没有宣布对此事负责。但不管怎样,泽连斯基多次谴责美国,是不争事实。

在特朗普要求基辅为美国提供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矿,以换取美国继续军援基辅的情况下,乌克兰选择了对美国说“不”。泽连斯基表示,他已指示乌克兰官员不要签署有关协议,因为他认为这份协议不足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与利益。

对此,白宫颇为无奈地表示,泽连斯基缺乏远见。


换句话说,美国财长贝森特前往乌克兰的结果,是碰了一鼻子灰。泽连斯基这么做,难免会让特朗普下不来台。

泽连斯基还讽刺美国称,欧洲不能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在泽连斯基看来,欧洲必须参与俄乌谈判,且欧洲必须组建“欧洲军”,以确保欧洲安全。

从这个角度看,对美国失望不已的泽连斯基,确实有可能会铤而走险报复美国。通过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的方式,泽连斯基可以告诉美国:基辅不但能用给欧洲“断气”的方式给美国递交投名状,也能不按常理出招、让美国损失惨重。

“胡萝卜加大棒”,一直都是特朗普的拿手招数。这一次,泽连斯基用类似的招数反击美国,确实非常出人意料。

第二件事,前线战况激烈,俄罗斯再次发起“斩首”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在2月17日表示,过去24小时,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消灭了300多名乌军,且有4名乌军士兵对俄军投降。截至目前,库尔斯克乌军已损失6万多人。


当然,这只是俄罗斯单方面公布的战果,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但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反攻,确实遭到了挫败。为了扩大战果,俄乌都在库尔斯克投入了精锐作战。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在17日的表态,俄军还对乌克兰的无人机储存地、港口设施与军用机场等目标,展开了轰炸,成功摧毁了“海马斯”火箭炮、“铁锤”炸弹以及大量无人机。

2月16日深夜,俄军发射的导弹从天而降,基辅的一个地下避难所因此被炸。乌克兰媒体认为,在多名乌军官员被抬走的情况下,这一次,很可能有乌军高级指挥官被炸身亡了。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美英法德仍未就“乌军官疑似被斩首”事件表态。从以往的例子看,美国主导的北约,不太可能就此事替基辅撑腰,因为被炸身亡的有可能包括北约军事人员。

过去这段时间,俄罗斯没少发起类似的“斩首”行动。俄罗斯的战术很明确,那就是在前线继续推进的同时,对乌克兰本土的能源设施、雇佣兵集结地、武器库还有指挥部发起袭击,以削弱乌军的反攻能力。

普京很清楚,在俄乌即将重返谈判桌的情况下,俄罗斯需要保证在前线的主动与优势,不给基辅提供任何扭转战局的机会。


第三件事,美国对待盟友的所作所为,以及俄军在前线占据主动,这两件事让英法德意开始怕了。

英国已承诺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还表示必要时会向乌克兰派兵,这无异于给基辅吃下了“定心丸”。

英国表示,在加快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方面,英国将发挥主导作用。

在英法德意波兰与丹麦等多国举行“巴黎紧急会议”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特朗普举行了电话会谈。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暂时不得而知,但乌克兰问题肯定是交流的主要内容。


英法德意波兰都已表明态度,称将坚定支持乌克兰。不确定因素在于:魏德尔能否赢得大选?

德国选择党党魁魏德尔在2月16日表示,呼吁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与经济联系。

支持重新使用“北溪”管道的魏德尔认为,在德国使用“北溪”管道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时候,德国的能源价格并不高。但在当下,德国却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价格”,这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当然,就目前看,魏德尔成为德国总理的可能并不大,最有望获胜的,还是基民盟党魁默茨。如果魏德尔成为了最终赢家,泽连斯基将迎来又一个晴天霹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俄谈判很快就会展开,且看特朗普如何出招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