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刘玉婉
近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公布第一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衢州市新荷社区打造老幼融合的友好空间入选,为全国提供宝贵范例。此前,衢州市已有《城乡融合擦亮儿童友好共富底色》入选《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4)》,此次入选进一步彰显其在该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卓越成效。
衢州市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在打造老幼融合友好空间上成果斐然。新荷社区由4个区域合并而成,高龄老人和儿童占比近半。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增设托育中心,为婴幼儿提供优质照护服务,同时拓展儿童活动空间,满足孩子日常玩耍、学习与社交需求。
社区依托儿童之家、妇儿驿站打造共富工坊,这一举措极具创新性。退休教师、老党员纷纷投身其中,为儿童开展作业辅导与兴趣培养课程。照看儿童的妇女和老人则能在工坊中从事来料加工,实现照料孩子与增加收入双重目标,促进代际互动与社区和谐。共富工坊中的“精灵书画屋”,针对特殊儿童开办公益性国画课程,帮助特殊儿童感受艺术魅力,融入社区生活。亲子活动进社区、家教常识进社区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营造了良好的家庭与社区教育氛围,让社区真正成为孩子家门口的幸福家园。
此次衢州入选首批经验清单,既是对当地挖掘闲置空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具体建设举措的肯定,也为后续工作明确了方向。未来,衢州计划进一步优化社区儿童设施布局,引入更多专业教育资源,深化儿童友好理念在各领域的渗透。相关负责人表示,衢州的成功实践,有望为其他城市提供实操性强的参考,带动更多城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共同为儿童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