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枣庄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法院“三强三优”专项活动部署,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6519件,审执结85595件,案件质量、效果和效率等主要质效指标持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强自觉筑牢政治忠诚。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载体,组织政治轮训41场次、干警研学1100人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案例化“三述”活动,结合经办精品案例述思想、述理解、述落实,推动新时代审判理念入心入行,获评全省法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典型案例。向省法院、市委请示汇报17次,提出“石榴籽纳入食药同源”“物业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报告,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切实扛牢意识形态责任制,发布典型案例、英模事迹等614篇。坚决贯彻省法院“三强三优”活动部署,出台活动分工和品牌创建方案,聚力打造“1+20”司法品牌矩阵,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每一件“小案”,让司法公正可触可感。


围绕中心大局,以更强担当服务高质量发展。

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深入开展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建立“年部署、季会商、月调度”常态化联动机制,促推司法与行政在八大领域共建共治。联合税务等部门开展“一件事”改革,全流程协作云平台获评全省“府院联动典型案例”。深入推进平安建设,部署实施扫黑、助苗等五项重点工程,聚力打造“枣安‘刑’动”审判品牌,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10件36人,职务犯罪大要案审判经验在全省法院专题座谈会上作交流推介。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破产案件44件,化解债务2.58亿元,在全省首创“先终结破产程序、后处置划拨土地”工作模式,盘活土地房产330万平方米。中院被市委授予高质量发展考核“表现突出单位”。


践行根本宗旨,以更深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一站式”矛调中心,201个调解组织、486名人民调解员加入解纷“生态圈”,全力打造“枣和枣好”多元解纷品牌。厚植为民司法情怀,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3000余万元,枣庄市加强“裁审衔接”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推进会上交流推广。持续推进“开门办案”,诉前中立评1.3万件,判后释法答疑1.5万件,执前督促履行2824件,有效防范衍生案件、减轻群众诉累。加速兑现胜诉权益,常态化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攻坚执行案件3085件,加大交叉执行力度,取得实质进展384件,着力推动终本积案实质化解,恢复执行5608件、执行到位金额12.7亿元。


深化司法改革,以更优机制实现公平正义。

全面落实“阅核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职责。持续深化审判管理,准确把握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体检表”功能定位,定期开展数据会商、态势分析。加强对下业务指导,针对11个主要案由,成立类案指导小组,研究明确审理要点和裁判思路。创新发改案件“预瑕疵”评定机制,解决法律适用分歧8个,全力避免“类案不同判”问题。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落实全业务网上办理,强化司法大数据分析应用,协助查询信息4200余条。新媒体发布信息7476条,制作微视频、电视节目119部,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加强自身建设,以更严要求锻造过硬队伍。

以“强素质、树形象”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举办“法官讲堂”“明善讲堂”等培训活动167次,举办岗位练兵竞赛15场。做实“两张清单”,将101项职能工作、132项重点工作分解到岗位和个人。研究制定机关岗位目标考核、“四类人员”考核办法等方案,坚持“评案”与“考人”相结合,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落实好院庭长“一岗双责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制度,完善司法责任追究机制,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